- 墙高基下
qiáng gāo jī xià
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。
- 墙头马上
qiáng tóu mǎ shàng
为男女爱慕之典实。
- 墙倒众人推
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
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,大家乘机打击他。
- 墙宇
qiáng yǔ
1.指房屋。汉 孔融 《缮治郑公宅教》:“必缮治墙宇,以俟还。”《晋书·孝愍帝纪》:“帝之继皇统也,属 永嘉 之乱,天下崩离, 长安 城中户不盈百,墙宇穨毁,蒿棘成林。” 唐 杜甫 《课伐木》诗:“墙宇资屡修,衰年怯幽独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王成》:“时盛夏燠热,村外故有 周 氏园,墙宇尽倾,唯存一亭。” 2.引申为庇荫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祖考之嘉名美誉,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。” 3.喻风范,气度。 晋 袁宏 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邈哉 崔生 ,体正心直,天骨疏朗,墙宇高嶷。”《晋书·王湛王坦之等传论》:“ 坦之 墙宇凝旷,逸操金贞。” 清 曾国藩 《邓湘皋先生墓表》:“ 磵东 墙宇自峻,与人少可。”
- 墙上泥皮
qiáng shàng ní pí
1.谓微贱的附着物。 元 无名氏 《神奴儿》第一折:“媳婦兒是牆上泥皮。” 2.以喻妾。 元 郑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可正是堂上的糟糠,休猜作牆上泥皮。” 元 无名氏 《刘弘嫁婢》第二折:“你可休覷的微賤看的容易,莫把這堂中珍寳,你可休看承做牆上泥皮。”
- 墙茨
qiáng cí
1.《诗·鄘风·墻有茨》:“墙有茨,不可埽也。中冓之言,不可道也。所可道也,言之丑也。”毛传:“墙,所以防非常;茨,蒺藜也。欲埽去之,反伤墙也。”郑玄笺:“国君以礼防制一国,今其宫内有淫昬之行者,犹墙之生蒺藜。”据《诗序》并毛传,卫宣公卒,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,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,因作此诗以讥刺之。后遂以“墙茨”为宫廷淫乱之典实。 2.泛指闺门淫乱。
- 墙上芦苇
qiáng shàng lú wěi
长在墙上的芦苇。
- 墙头一棵草,风吹两边倒
qiáng tóu yī kē cǎo,fēng chuī liǎng biān dǎo
亦作“墻头一棵草,风吹两边倒”。喻人无主见或立场,一味顺随外界情势而变换态度。 梁斌 《翻身纪事》二一:“如今世界,你算是墙头一棵草,风吹两边倒,保住身子骨儿是大事!”
- 墙面找平
qiáng miàn zhǎo píng
土话就是打底子,就是在加砌块上用水泥砂浆重新找平,或者是你以前的墙面不平整,他重新给你做了一遍,因为墙面不平整贴出的瓷砖也会不平整的。
- 墙裙
qiáng qún
1.装饰成与墙的其余部分不同的内墙下部(如装饰有木护墙板、瓷砖或大理石板) 2.内墙下部用线脚装饰或用其他特殊装饰或面层的部分;亦指这部分的面层或其他装饰
- 墙控板
qiáng kòng bǎn
排行、歌星、类别
- 墙东
qiáng dōng
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逢萌》:“ 君公 遭乱独不去,侩牛自隐。时人谓之论曰:‘避世墙东 王君公 。’”后因以“墙东”指隐居之地。
- 墙面
qiáng miàn
1.谓面对墙壁,目无所见。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。 2.墙壁的外层。
- 墙垣
qiáng yuán
[wall] 短墙厚其墙垣,以无忧客使。--《左传.襄公三十一年》
- 墙有缝,壁有耳
qiáng yǒu fèng,bì yǒu ěr
喻事易外泄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六回:“你打駡他不打紧,墙有缝,壁有耳,恰似你醉了一般。” 艾芜 《回家》:“墙有缝,壁有耳。这村上,还有什么事情瞒得过人?”
- 墙垛
qiáng duǒ
两扇门窗或其他洞口之间的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