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既往不咎
jì wǎng bù jiù
咎:责怪。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,就不必再责怪了。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。
- 自贻伊咎
zì yí yī jiù
指自己招来过错。
- 休咎
xiū jiù
吉凶;善恶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 向 见《尚书·洪范》, 箕子 为 武王 陈五行阴阳休咎之应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书志》:“然而古之国史闻异则书,未必皆审其休咎,详其美恶也。” 清 潘荣陛 《帝京岁时纪胜·岁暮杂务》:“出门听人言之吉凶,卜来年之休咎,名曰听讖语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日记》:“因此又想起我今天‘不成’了大半天,运气殊属欠佳,不如也卜一课,以觇晚上的休咎罢。”
- 自取其咎
zì qǔ qí jiù
咎:罪过,祸害。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。
- 推咎
tuī jiù
推诿过错。
- 贻咎
yí jiù
获罪。
- 无咎
wú jiù
1.没有祸殃;没有罪过。《左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子必来,我受,其无咎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 邹阳 之説 吴梁 ,喻巧而理至,故虽危而无咎矣。”《清史稿·后妃传·太祖继妃富察氏》:“今我顺天命,安疆土。彼纠九国以虐无咎之人,天不佑也。” 2.无灾祸;无过失。《易·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谓既能如此戒慎,则无罪咎。”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鲁宣缪姜》:“终故不可诬也,是以虽随无咎。” 3.谓过由自取,无所怨咎。《易·节》:“六三,不节,若则嗟,若无咎。象曰,不节之嗟,又谁咎也?” 孔颖达 疏:“哀嗟自己所致,无所怨咎,故曰无咎也。”
- 哗咎
huá jiù
谓纷纷指责。
- 諐咎
qiān jiù
过错。
- 征咎
zhēng jiù
灾祸的征兆。
- 动辄获咎
dòng zhé huò jiù
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罚。
- 处咎
guī jiù
归罪。
- 谴咎
qiǎn jiù
谴责;责罪。
- 责躬引咎
zé gōng yǐn jiù
躬:自身;引咎:承认过失。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。
- 疵咎
cī jiù
缺点;过失。
- 塞咎
sāi jiù
抵补罪过。 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盛道妻》:“君可速潜逃,妾自留狱,代君塞咎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卓传》:“ 卓 心怨之。因天有变,欲以塞咎,使人言 温 与 袁术 交关,遂笞杀之。”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大通二年》:“大兵交际,难可齐壹,诸王朝贵,横死者众,臣今粉躯,不足塞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