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口井
kǒu jǐng
计口分田,实行井田制。
- 五口通商
wǔ kǒu tōng shāng
1842年( 道光 二十二年)8月, 英国 凭借《南京条约》第二条的规定,强迫 中国 开放 广州 、 福州 、 厦门 、 宁波 、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,因有“五口通商”之称。 王闿运 《陈夷务疏》:“五口通商,四国遣使,我之文字言语,阸塞虚实,彼今固知之矣。” 毛泽东 《“友谊”,还是侵略?》:“就是在这个条约(《望厦条约》)里, 美国 除了强迫 中国 接受五口通商等事而外,强迫中国接受美国人传教也是一条。”
- 灌口二郎
guàn kǒu èr láng
也称二郎神。相传 秦 时 李冰 及其次子曾在 灌口 开 离堆 ,锁孽龙,有德于 蜀 人, 蜀 人因此建庙祭祀,奉之为神灵。后演变为小说,戏剧中的神话人物。
- 口事
kǒu shì
口舌之事。 指进谗言。
- 争口
zhēng kǒu
争吵;争辩。
- 口血未乾
kǒu xuè wèi qián
古人歃血为盟,结盟者以牲血涂口以示诚信。因谓定盟未久为“口血未乾”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 子孔 、 子蟜 曰:‘与大国盟,口血未乾而背之,可乎?’”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君復与故将军同受密旨,屡结盟约,期於毕力,共匡时难。……口血未乾,匕首已发。” 清 王韬 《淞滨琐话·金玉蟾》:“嫁娶之盟,姆所亲许,天日临其上,鬼神鉴其旁,口血未乾,想或不负。”
- 口乾舌焦
kǒu qián shé jiāo
见“ 口燥唇乾 ”。
- 书口
shū kǒu
书籍上跟书脊相对的一边,线装书在这地方标注书名、卷数、页数等
- 门内之口
mén nèi zhī kǒu
家中的人口
- 口之于味
kǒu zhī yú wèi
“口之于味,有同嗜焉。
- 虎口之厄
hǔ kǒu zhī è
厄:迫害,苦难。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。
- 噤口丹
jìn kǒu dān
名称: 噤口丹 别名:噤口丹 组成: 半夏4钱,参8钱。
- 口业
kǒu yè
1.佛教语。佛教以身、口、意为三业。口业,指妄言、恶口、两舌和绮语。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卷十九:“有一种人,早晨看经念佛懺悔,晚间纵口业駡詈人。” 宋 苏轼 《胜相院藏经记》:“结习口业,妄言綺语,论説古今是非成败。” 明 李贽 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业,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。” 2.指诗文的创作。 唐 宋 人以诗文类绮语,故相比附。 唐 白居易 《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》诗:“渐伏酒魔休放醉,犹残口业未抛诗。” 宋 苏轼 《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》诗之二:“口业向诗犹小小,眼花因酒尚纷纷。” 3.藉以为生的产业。《清史稿·世祖纪一》:“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,给以荒田,永为口业,六年之后,方议徵租。”
- 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
quán bù lí shǒu,qǔ bù lí kǒu
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,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。比喻只有勤学苦练,才能使功夫纯熟。
- 心服口不服
xīn fú kǒu bù fú
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。
- 说不出口
shuō bù chū kǒu
不好意思说,难以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