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趁口
chèn kǒu
1.亦作“趂口”。随口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金主亮荒淫》:“那女待詔道:‘好姐姐!你不须发恼,我不过是趁口取笑你,难道你这般激烈索性的姐姐,身边就肯添个影人儿?’” 清 汪价 《三侬赘人广自序》:“初如小儿喤喤学语,舌本都强,少焉,渐觉柔利,至数百遍,而趁口以出,自然通协。” 2.顺着别人的口气;趁机开口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酒过三杯,主人就开口道:‘敢问客长,适间此宝可肯卖否?’ 文若虚 是个乖人,趁口答应道:‘只要有好价钱,为甚不卖?’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知县道:‘这个明是盗赃了。’盗犯也趁口喊道:‘这正是我劫来的东西。’” 3.糊口;混饭吃。 明 康海 《王兰卿》第一折:“比似他立兢兢人面前,总不如气昂昂脑背后,偏怎生 丽春园 堪趁口。” 明 冯梦龙 《万事足·官验襟衫》:“[浄]爷爷,小人可怜他母子二人,一箇无夫,一箇无父,在道姑处趂口,不是箇长法。” 清 蒋士铨 《香祖楼·投贼》:“只为年成欠佳,暂投麾下,趂口生涯。”
- 众口销金
zhòng kǒu xiāo jīn
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。 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。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。见“众口铄金”。
- 交口称誉
jiāo kǒu chēng yù
交:一齐,同时。 异口同声地称赞。
- 一口一声
yī kǒu yī shēng
犹口口声声。
- 口吻生花
kǒu wěn shēng huā
比喻谈吐文雅。
- 诱口
yòu kǒu
拐骗人口。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三年八月, 建康 女子 任提女 ,坐诱口当死。”
- 口笛
kǒu dí
1.口哨。 2.即哨子。
- 焰口
yàn kou
佛教用语,形容饿鬼渴望饮食,口吐火焰。 和尚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
- 病从口入
bìng cóng kǒu rù
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。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。
- 手口之泽
shǒu kǒu zhī zé
谓父母手汗、口液的润迹。 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;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,口泽之气存焉尔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父之遗书,母之杯圈,感其手口之泽,不忍读用。”参见“ 手泽 ”、“ 口泽 ”。
- 缄口不提
jiān kǒu bù tí
闭上嘴巴不说话,绝口不提。
- 一口同音
yī kǒu tóng yīn
犹言众口一词。
- 闭口结舌
bì kǒu jié shé
闭着嘴不说话。犹言闭口藏舌。
- 闭口
bì kǒu
闭住嘴不说话,不表态
- 辩口利舌
biàn kǒu lì shé
指能言善辩,伶牙利嘴。
- 口腹之累
kǒu fù zhī lěi
口腹:指饮食;累:连累。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