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释口
shì kǒu
住口,停口。
- 口号
kǒu hào
1.[ode;chant] 2.古诗标题用语。表示随口吟成,和口占相似。如:《风雨口号》、《口号吴王美人半醉》等 3.颂诗的一种。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献口号 4.[doggerel;jingle;adage]:指打油诗、顺口溜或俗谚之类不是有口号吗:不吃三年苦,难得万年福 5.[password]:口令,口头暗号军中有夜间口号 6.[slogan; watchword]: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成天喊口号
- 养家活口
yǎng jiā huó kǒu
维持一家人的生活。
- 纵理入口
zòng lǐ rù kǒu
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“纵理入口”,认为是饿死之相。汉 王充 《论衡·骨相》:“ 许负 指其( 周亚夫 )口,有纵理入口,曰:‘此饿死法也。’”《古今小说·裴晋公义还原配》:“少年时,贫落未遇。有人相他纵理入口,法当饿死。”
- 口授心传
kǒu shòu xīn chuán
通过口头讲授和心领神会来传授。
- 争口气
zhēng kǒu qì
见“ 争一口气 ”。
- 赞不絶口
zàn bù jué kǒu
不住口地称赞。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 洞賓 不假思索,信筆賦詩四首……字勢飛舞, 魏生 贊不絶口。”《平山冷燕》第四回:“﹝衆官﹞都贊不絶口道:‘真是天生奇才!’”亦作“ 贊口不絶 ”。《三侠五义》第六一回:“ 丁大爺 聽了,越想越是,不由的贊口不絶。”
- 下口
xià kǒu
1.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2.下嘴去咬或吃 3.指下酒饭的菜肴(多见于早期白话)
- 众口一辞
zhòng kǒu yī cí
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一致。
- 牙角口吻
yá jiǎo kǒu wěn
四字成语。
- 张口掉舌
zhāng kǒu diào shé
指发表言论。
- 金口御言
jīn kǒu yù yán
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同“金口玉音”。
- 口无择言
kǒu wú zé yán
指出口皆合道理,无需选择。
- 饭来张口
fàn lái zhāng kǒu
指吃现成饭。形容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。
- 辋口
wǎng kǒu
1.地名。 2.用以借指退隐之地。
- 呐口
nà kǒu
1.说话困难,不流畅。 2.指不善辞令之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