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内将军
nèi jiāng jūn
唐中宗 皇后 韦氏 所立女官称号。 《资治通鉴·唐睿宗景云元年》:“斩 武延秀 於 肃章门 外,斩内将军 贺娄氏 於 太极殿西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时 韦氏 以妇人为内将军,盖即 贺娄尚宫 为之也。”
- 内军
nèi jūn
随身的亲军。
- 养军
yǎng jūn
供养、训练军队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三一回:“不如还兵 许都 ,养军蓄鋭,待来年春暖,然后引兵先破 袁绍 ,后取 荆 襄 。”
- 军具
jūn jù
军用器具。
- 军兵
jūn bīng
兵卒。
- 军兴法
jūn xīng fǎ
战时的法令制度。
- 军兴
jūn xīng
1.谓征集财物以供军用。 2.指战时的法令制度。 3.军事行动的开始。
- 六军
liù jūn
1.天子所统领的军队。 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:“凡制军,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王六军,大国三军,次国二军,小国一军。”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 周 为六军,诸侯之大者,三军可也。”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辛毗传》:“且四方之寇,莫大於 河 北; 河 北平,则六军盛而天下震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州桥》诗:“州桥南北是天街,父老年年等驾廻。忍泪失声询使者:几时真有六军来?” 清 黄遵宪 《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》诗:“莫问空拳敺市战,餘闻扈蹕六军惊。” 2.晋 世称领军、护军、左右二卫、骁骑、游击为“六军”。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:“领军将军、中领军。护军将军、中护军……左右二衞将军。驍骑将军。游击将军。 晋 世以来,谓领护至驍、游为六军。” 3.指 唐 之禁军六军。《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上》:“左右龙武、左右神武、左右神策,号六军。”按,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说六军,与此不同。 清 王鸣盛 《十七史商榷·新旧唐书十三》:“六军,据《新志》以龙武、神武、神策各左右当之,而《旧志》説六军则数左右羽林,而不数左右神策。《通典》説六军与《旧志》同……要之,六军之名乃取旧制书之,至中、晚 唐 神策军权最重,故《新志》以后定者言之歟,今未能详考。”
- 八路军军歌
bā lù jūn jūn gē
公木词,郑律成曲。创作于1939年。原为《八路军大合唱》中的一首。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,坚决开赴前线,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。
- 八国联军
bā guó lián jūn
公元1900年 英 、 美 、 德 、 法 、 俄 、 日 、 意 、 奥 八国为了扑灭我国 义和团 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,阴谋瓜分 中国 而组成的侵略军队。 八国联军攻占了 天津 、 北京 等地,于1901年强迫 清 政府签定了屈辱的《辛丑条约》。
- 八字军
bā zì jūn
南宋 初 河 北、 河 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 金 义军。建炎 元年(公元1127年), 王彦 率抗 金 部队入 太行山 ,因面部刺“赤心报国,誓杀 金 贼”(或作“誓竭心力,不负赵王”)八字而得名。其后 傅选 、 孟德 、 刘泽 、 焦文通 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,人数发展至十馀万,多次击败 金 兵。其中一万多人后由 王彦 率领南下,受 宗泽 等人节制,抗击 金 兵,屡建战功。参阅 宋 李心传 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》卷十、《宋史·王彦传》。
- 八路军
bā lù jūn
解放军的前身,系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,抗战的主力军
- 克宁军
kè níng jūn
宋 代的一种地方治安军队。《宋史·太祖纪二》:“﹝ 乾德 三年九月﹞壬申,詔 蜀 诸郡各置克寧军五百人。”
- 偾军
fèn jūn
1.使军队覆败。 2.指溃败的军队。
- 护军使
hù jūn shǐ
官名。辛亥革命后, 袁世凯 在各省重要地区设护军使,管理一个地区的军务,其职权在镇守使之上。
- 军容使
jūn róng shǐ
官名。 观军容使的省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