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威震三军
wēi zhèn sān jūn
威:威力,威望;震:震动;三军:指整个军队。威力震撼整个军队。形容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。
- 将军
jiāng jūn
1.武官名。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,故称卿为将军。战国以后转为武官之称,加号极繁。如汉有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、前、后、左、右将军以及楼船将军,材官将军、度辽将军等、多用以尊称对方 2.宋将军家。--明.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3.军衔名,在校级之上。通常分四级,少将、中将、上将和大将 4.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5.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,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(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),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6.比喻给人出难题,使人感到难办
- 溃不成军
kuì bù chéng jūn
溃:溃败,散乱。被打得七零八落,不成队伍。形容惨败。
- 犒赏三军
kào shǎng sān jūn
犒:以财物或食物慰劳、鼓励。三军:春秋时称中军、左军、右宫为三军;后统称军队。现指陆、海、空三军。指奖赏、慰劳军队将士。
- 匠军
jiàng jūn
在军籍的匠人。
- 抚军
fǔ jūn
1.谓太子从君出征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,以朝夕视君膳者也,故曰冢子。君行则守,有守则从,从曰抚军,守曰监国,古之制也。” 宋 陈亮 《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》:“东宫居曰监国,行曰抚军。” 2.官名。将军称号。 三国 魏文帝 封 司马懿 为抚军将军。其后 晋 、 南北朝 皆有此称,省称抚军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吾东,抚军当总西事;吾西,抚军当总东事。” 晋 卢谌 《赠刘琨》诗:“桓桓抚军,古贤作冠,来牧 幽都 ,济厥涂炭。” 3.官名。 明 清 时巡抚的别称。 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路公别传》:“入为御史,劾 宜兴 、 乌程 、 巴县 三阁老,一太宰,二抚军,皆人所不敢言者。” 清 酉阳 《女盗侠传》:“ 朱 某 江苏 人,以诸生捐纳知县,需次 山东 ,奉抚军委,解餉入都。”
- 冠军
guàn jūn
泛指第一名的称号
- 参军
cān jūn
1.去当兵 2.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,官名
- 鸣金收军
míng jīn shōu jūn
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。
- 逃军
táo jūn
1.谓将领弃军逃跑。《穀梁传·文公七年》:“﹝ 先蔑 ﹞輟战而奔 秦 ,以是为逃军也。” 范宁 注:“为将而独奔,故曰逃军。” 2.犹逃兵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六回:“你就要抽头去了,就如拿逃军一般,也定要清勾你转来。”
- 踵军
zhǒng jūn
后续部队。
- 潘将军
pān jiāng jūn
指 北魏 杨大眼 妻 潘氏 。
- 下军
xià jūn
古代军事编制称谓。 大国分上、中、下三军。次国分上、下二军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夏,六月。 晋 师救 郑 …… 赵朔 将下军, 欒书 佐之。”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十六年,公作二军。公将上军, 太子申生 将下军以伐 霍 。”
- 家半三军
jiā bàn sān jūn
形容家庭人口众多
- 遣军
qiǎn jūn
派遣军队,发兵。
- 中国远征军
zhōng guó yuǎn zhēng jūn
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。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,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。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,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。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,后重建司令部;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,改称驻印军。1945年1月,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,打通中印公路,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