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六零六
liù líng liù
亦称“洒尔佛散”。 (德文salvarsan)西药名。静脉注射可治梅毒、雅司病、回归热等。1907年发明。据说经反复实验达六百零六次始成功,故名。
- 龟藏六
guī cáng liù
谓龟遇危险便将头尾和四足缩入甲中以避害。后因比喻人的才智不外露或深居简出,以免招嫉惹祸。语本《杂阿含经》卷四三:“过去时世,有河中草,有龟於中住止。时有野干饥行觅食,遥见龟虫,疾来捉取,龟虫见来,即便藏六。野干守伺,兾出头足,欲取食之。久守,龟虫永不出头,亦不出足。野干饥乏,瞋恚而去。诸比丘,汝等今日,亦復如是。” 唐 陈陶 《题僧院紫竹》诗:“从来道生一,况伴龟藏六。” 宋 苏轼 《寄傲轩》诗:“得如虎挟乙,失若龟藏六。” 清 姚鼐 《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》之一:“此身未作龟藏六,扰扰人间同一局。”亦作“ 龟六藏 ”。
- 十六楼
shí liù lóu
明 初 南京 十四处官伎住的楼与 南市 、 北市 两楼的合称。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地部一》:“ 太祖 於 金陵 建十六楼,以处官伎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四回:“这 南京 乃是 太祖 皇帝建都的所在……还有那十六楼官妓,新妆袨服,招接四方游客。”参见“ 十四楼 ”。
- 六萌车
liù méng chē
古代妇女所乘的一种车。
- 六铢纱
liù zhū shā
指六铢衣。
- 六和塔
liù hé tǎ
亦称“ 六合塔 ”。 在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南 钱塘江 边 月轮山 上。塔为八角形,外观十三级,内分七层,高约六十米。 宋 开宝 三年(公元970年) 吴越王 钱俶 建以镇江潮,其地旧有 六和寺 ,故名。历代屡毁屡修。解放后重加修葺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是 杭州市 名胜之一。
- 六魂幡
liù hún fān
为天道圣人——通天教主所有。
- 六合靴
liù hé xuē
旧时帝王的一种常用靴。
- 六州铁
liù zhōu tiě
《资治通鉴·唐昭宣帝天祐三年》载, 罗绍威 为 天雄 节度使,辖 魏 博 六州四十三县。罗 以 魏 博 自 田承嗣 时所置牙军五千人,挟持军帅,骄横难制,乃阴借 朱全忠 军十万入 魏 博 ,尽杀牙兵。半年中 罗绍威 供应军需,耗费不赀;虽剪除骄兵,但亦自此衰弱。“ 绍威 悔之,谓人曰:‘合六州四十三县铁,不能为此错也!’”后以“六州铁”为铸成大错之典。
- 六成就
liù chéng jiù
如是我闻等六事
- 马百六
mǎ bǎi liù
见“ 马伯六 ”。
- 连六鼇
lián liù áo
亦作“ 连六鰲 ”。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。然山浮海而动,天帝命巨鳌十五,分三批轮流负山,五山始屹立不动。“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,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钓而连六鼇,合负而趣归其国,灼其骨以数焉。”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。 宋 刘攽 《和罗著作渔翁》:“ 龙伯国 人连六鰲,二山漂流不能止。” 清 李调元 《金鳌岭》诗:“我闻 龙伯 人,巨钓连六鰲。”亦省作“ 连六 ”。 唐 张友正 《钓鳌赋》:“谓优游以无穷,何瞬息而连六。” 明 杨基 《钓鳌海客歌》:“重施 龙伯国 人技,一展丝纶连六归。”
- 连六鳌
lián liù áo
亦作“ 连六鰲 ”。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。然山浮海而动,天帝命巨鳌十五,分三批轮流负山,五山始屹立不动。“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,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钓而连六鼇,合负而趣归其国,灼其骨以数焉。”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。
- 六部兵
liù bù bīng
东汉 光武帝 兄 刘伯升 所置的军队。《后汉书·安成孝侯刘赐传》:“二年春, 赐 就国於 宛 ,典将六部兵。” 李贤 注:“ 伯升 初起,置六部之兵。”
- 六弦琴
liù xián qín
乐器名。有六根弦,用指拨弹。十九世纪初流行于 欧洲 ,后传入我国。曾译作“六弦琵琶”。亦称“ 吉他 ”(guitar)。
- 六郎
liù láng
1.《旧唐书·杨再思传》:“ 易之 之弟 昌宗 以姿貌见宠倖, 再思 又諛之曰:‘人言 六郎 面似莲花; 再思 以为莲花似 六郎 ,非 六郎 似莲花也。 ’其倾巧取媚也如此”。 张昌宗 行六,故云。后用为咏莲之典实。 宋 陆游 《荷花》诗:“犹嫌翠盖红妆句,何况人言似 六郎 。” 明 徐渭 《红佛桑》诗之一:“都争茜颊堪千鎰,谁问莲花似 六郎 。” 鲁迅 《秋夜有感》诗:“何来酪果供千佛,难得莲花似 六郎 。” 2.宋 杨继业 之六子 杨延昭 英勇善战,在边防二十馀年,屡挫 契丹 兵将,人称 杨六郎 。详见《宋史》本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