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伏狮
fú shī
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。
- 伏小
fú xiǎo
甘愿处于低下的地位。
- 滞伏
zhì fú
谓沉滞,滞积。
- 沈伏
shěn fú
1.亦作“沉伏”。 滞郁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为之六閒,以扬沉伏,而黜散越也。” 韦昭 注:“沉,滞也。”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十二:“所谓大吕、应钟、南吕、林钟、仲吕、夹钟,此六者为阴月之管,谓之吕。吕者,助也,言阴气沉伏,各有助也。” 2.官职不显,不受重用;埋没。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臣受恩三世,剖符守境,试用无绩,沉伏数年,犬马之力,无所復堪。” 唐 刘禹锡 《祭柳员外文》:“自君失意,沉伏远郡。” 严复 《原强》:“夫人才者,民力、民智、民德三者之徵验也。求之有位之中,既如此矣。意或者沉伏摧废,高举远行而不可接歟?” 3.指隐藏。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二三:“一切一切都沉伏在灯影里。” 4.中医谓脉搏隐伏,须重按始得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“肾气独沉” 唐 王冰 注:“沉,谓沉伏也。”
- 束伏
shù fú
制伏,降伏。
- 折伏
shé fú
1.制服,使屈服。 2.信服,佩服。
- 昫伏
xù fú
温暖孵化。比喻对后辈或下属的抚育、扶持或照顾。
- 伏处
fú chǔ
1.隐居。 《庄子·在宥》:“贤者伏处大山嵁巖之下,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。” 清 姚莹 《复荐青一兄书》:“愧无古人高洁之行,伏处邱园,而浮沉外吏,数见黜辱,已自伤矣!” 2.安处,不四出活动。 鲁迅 《华盖集·十四年的“读经”》:“阔人决不是笨牛,否则,他早已伏处牖下,老死田间了。”
- 伏龙
fú lóng
1.潜伏着的龙。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。 2.指灶神。 3.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。
- 凫伏
fú fú
像凫一样踡伏。
- 般伏
pán fú
犹盘伏。屈身向下,一种行礼的动作。
- 马伏
mǎ fú
犹马爬。
- 伏息
fú xī
隐匿形迹。
- 伏军
fú jūn
埋伏的军队。
- 伏弢
fú tāo
仆倒在弓套上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王召 养由基 ,与之两矢,使射 吕錡 。中项,伏弢。以一矢復命。”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 郑 人击我。吾伏弢衉血,鼓音不衰。” 韦昭 注:“弢,弓衣也。”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。 唐 王维 《为曹将军谢写真表》:“愿死艺於伏弢,誓杀身於鸣轂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谢赐银币表》:“臣窃愧恩深力浅,任重才疎,敢忘伏弢,益思敌愾。”
- 辞伏
cí fú
招供伏罪。《续资治通鉴·元成宗元贞二年》:“御史臺言:‘官吏受赂,初既辞伏,继以审覈,而有司徇情,致令异辞者,宜加等论罪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