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五妄想
wǔ wàng xiǎng
五妄想 [出楞严经] 一坚固安想坚固妄想者。即色阴也。
- 赵五娘
zhào wǔ niáng
民间传说 汉 时 赵五娘 丈夫 蔡伯喈 赴京赶考,她挑起家庭重担,任劳任怨。 后公婆双亡,恰值荒年,她又卖发葬亲,全贞尽孝;千里迢迢,赴京寻夫。 南宋 时,有人据此写成剧本《赵贞女》, 明 高明 改作《琵琶记》。长期以来, 赵五娘 已成为勤劳、善良、贤惠、孝顺的妇女的典型。《醒世姻缘传》引起:“父母在堂,那儿子必定多在外,少在裡,委曲体贴,全要一个孝顺媳妇支持。 赵五娘 説的好:‘怕污了他的名儿,左右与他相回护。’岂不是有了贤妻,方可父母俱存得住?” 清 陈皋谟 《笑倒·画公婆的手段》:“娘子贤哲,可胜 赵五娘 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岂《西厢》以前,别有跳墙之 张珙 ?《琵琶》以上,另有剪髮之 赵五娘 乎?”
- 五浄德
wǔ jìng dé
佛教语。谓发心离俗、毁其形好、永割亲爱、委弃躯命、志求大乘。
- 五毒草
wǔ dú cǎo
草名。赤地利的别称。花叶如荞麦,根似狗脊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赤地利》。亦省作“ 五毒 ”。
- 五台山
wǔ tái shān
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 在 山西省 五台县 东北。五峰耸峙,峰顶如垒土之台,故称 五台 。主峰北台,海拔3,058米。山无炎暑,又名 清凉山 。 汉 永平 年间,始建寺庙,历代增修,蔚为大观,遂有 文殊 道场之称。简称“五臺”。 元 萨都剌 《送闻师之五台》诗:“ 丹阳 纔洗鉢,又入 五臺 游。”
- 五帝车
wǔ dì chē
见“ 五时副车 ”。
- 五老榜
wǔ lǎo bǎng
唐 天復 元年 曹松 , 王希羽 、 刘象 、 柯崇 、 郑希颜 等五人同榜及第,年皆逾六十,时称“五老榜”。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放老》:“﹝ 唐 ﹞ 天復 元年, 杜德祥 牓放 曹松 、 王希羽 、 刘象 、 柯崇 、 郑希颜 等及第…… 松 、 希羽 甲子皆七十餘。 象 , 京兆 人; 崇 、 希颜 , 闽中 人;皆以诗卷及第,亦皆年逾耳顺矣。时谓五老榜。”
- 五杂俎
wǔ zá zǔ
亦作“五杂组”。古乐府名。三言六句,以首句名篇。其词曰:“五杂俎,冈头草。往復还,车马道。不获已,人将老。”后人仿其作,成为诗体的一种。见 明 冯惟讷 《古诗纪·统论》。
- 五经家
wǔ jīng jiā
汉 以来对今文经学家的称呼。
- 五牛图
wǔ niú tú
中国画。唐代韩作。纸本长卷。设色。画上五头黄牛,姿态各异,表现出“步者,者,纵fd44而鸣者,顾而舐者,翘首而驰者”。笔墨雄健,造型生动。
- 前五代
qián wǔ dài
南朝 宋 、 齐 、 梁 、 陈 四代,加 隋 代,世称前五代,别于 唐 宋 间的后五代。
- 五袴歌
wǔ kù gē
指五袴谣。
- 五兵佩
wǔ bīng pèi
晋 时妇女所戴状如兵器的发饰。
- 五铢服
wǔ zhū fú
见“ 五銖衣 ”。
- 宋五嫂
sòng wǔ sǎo
南宋 初 临安 (今 杭州 ) 西湖 一酒家妇名,善作鱼羹。宋高宗 为太上皇时,曾游 西湖 食其鱼羹,因而声誉大振。据传,现在 西湖 名菜醋鱼即系 宋五嫂 遗制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偏安佚豫》:“ 宋五嫂 者, 汴 酒家妇,善作鱼羹,至是侨寓 苏隄 , 光尧 ( 宋高宗 尊号)召见之,询旧,悽然,令进鱼羹。人竞市之,遂成富媪。”参见“ 宋嫂 ”。
- 未五更
wèi wǔ gēng
故事起源于一桩深宫里的谋杀案,谋杀的起源似乎是女人间琐屑丑陋的争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