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九典
jiǔ diǎn
古代的经典著作。
- 九县
jiǔ xiàn
九州。
- 九功
jiǔ gōng
1.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。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六府、三事,谓之九功。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、穀,谓之六府。正德、利用、厚生,谓之三事。”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文洽九功,武苞七德。” 唐太宗 《执契静三边》诗:“戢武耀七德,昇文辉九功。” 2.指九种职业的赋税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府》:“大府掌九贡,九赋,九功之贰,以受其货贿之入。” 郑玄 注:“九功,谓九职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谓九职之功,大宰以九职任之,成孰敛其税,则是九功也。” 3.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。《逸周书·成开》:“勉兹九功,敬人畏天……九功:一、宾好在笥;二、淫巧破制;三、好危破事;四、任利败功;五、神巫动众;六、尽哀民匱;七、荒乐无别;八、无制破教;九、任谋生诈。” 孔晁 注:“不犯此则成功也。”
- 九畹
jiǔ wǎn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。 ” 王逸 注:“十二亩曰畹。”一说,田三十亩曰畹。见《说文》。后即以“九畹”为兰花的典实。
- 九品
jiǔ pǐn
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。始于魏晋。指把人物分成九等,即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、下上、下中、下下。北魏时,每品各分正、从、第四品起,正、从又分上、下阶,共三十等。唐、宋时文职同北魏,武职三品起分上、下阶。隋、元、明、清时文武均同,留正、从品,无上、下阶,共十八等
- 九辩
jiǔ biàn
(1) 夏 乐名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 启 《九辩》与《九歌》兮, 夏康 娱以自纵。” 王逸 注:“《九辩》、《九歌》, 禹 乐也。言 禹 平治水土,以有天下……故九州之物,皆可辩数。”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:“﹝ 夏后开 ﹞上三嬪于天,得《九辩》与《九歌》以下。” 郭璞 注:“皆天帝乐名也, 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之也。”(2)《楚辞》篇名。也作《九辨》。 汉 王逸 《〈九辩〉序》:“ 宋玉 者, 屈原 弟子也,閔惜其师忠而放逐,故作《九辩》以述其志。” 唐 陆龟蒙 《读襄阳耆旧传》诗:“《离骚》既日月,《九辩》即列宿。”后亦作为吊亡哀伤的文章之代称。 宋 苏轼 《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·太皇太后阁》之一:“愿储医国三年艾,不作沉 湘 《九辩》文。”
- 九寰
jiǔ huán
犹言九州大地。
- 九闺
jiǔ guī
泛指宫禁门。
- 九成
jiǔ chéng
1.犹九阕。乐曲终止叫成。 2.犹九重,言极高。 3.唐代宫名。 4.十分之九。如:这件衣服有九成新。
- 九梁
jiǔ liáng
朝冠上装饰的九条横脊。 梁,指朝冠上的横脊。梁数多少,因官品之高下而定。
- 九馗
jiǔ kuí
大路。馗,同“ 逵 ”。
- 九旗
jiǔ qí
1.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、旂、旜、物、旗、旟、旐、旞、旌等九种旗帜。 2.九旂:指各式军旗。
- 九壤
jiǔ rǎng
1.犹九州。 2.犹九泉。
- 九荒
jiǔ huāng
九州极远之处。
- 九厄
jiǔ è
阳九之厄,指灾凶。
- 九摧
jiǔ cuī
犹九伤,言哀伤之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