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九法
jiǔ fǎ
1.亦作“九灋”。 周治理邦国的九种措施。 2.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大法。 3.指汉《九章律》。 4.指道家修仙之法。
- 九气
jiǔ qì
①古病名。指九种气病。
- 九无为
jiǔ wú wéi
九种无为之意。
- 三槐九棘
sān huái jiǔ jí
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,公卿大夫分坐其下,后因以“槐棘”指三公或三公之位。
- 三回九转
sān huí jiǔ zhuǎn
①形容曲折回荡。②犹三番五次。
- 三科九旨
sān kē jiǔ zhǐ
汉 代《公羊》学家谓《春秋》书法有三科九旨。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。有 何休 、 宋衷 二说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“ 隐公 第一” 唐 徐彦 疏:“问曰:‘《春秋説》云:《春秋》设三科九旨,其义如何?’答曰:‘ 何氏 ( 何休 )之意以为三科九旨,正是一物。若揔言之,谓之三科,科者,段也;若析而言之,谓之九旨,旨者,意也,言三个科段之内,有此九种之意。故 何氏 作《文謚例》云:三科九旨者,新 周 、故 宋 ,以《春秋》当新王,此一科三旨也。又云:所见异辞,所闻异辞,所传闻异辞,二科六旨也。又内其国而外诸夏,内诸夏而外夷狄,是三科九旨也。’问曰:‘案 宋氏 ( 宋衷 )之注《春秋説》,三科者:一曰张三世,二曰存三统,三曰异外内,是三科也;九旨者,一曰时,二曰月,三曰日,四曰王,五曰天王,六曰天子,七曰讥,八曰贬,九曰絶。’”按:三世指 夏 、 殷 、 周 ,三统指 夏 为人统, 殷 为地统, 周 为天统;时、日、月,指记述的详略;王、天王、天子,指称谓的远近亲疏:讥、贬、绝,指书法的轻重。
- 行百里者半九十
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
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。
- 古诗十九首
gǔ shī shí jiǔ shǒu
- 九女
jiǔ nǚ
1.九妃。古代诸侯所娶的九个嫔妃。 2.道家指九个侍从仙女。
- 九衢
jiǔ qú
1.纵横交叉的大道;繁华的街市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靡蓱九衢,枲华安居。” 王逸 注:“九交道曰衢。” 游国恩 纂义:“靡蓱九衢,即谓其分散如九达之衢也。” 唐 韦应物 《长安道》诗:“归来甲第拱皇居,朱门峨峨临九衢。” 明 刘基 《秋兴》诗之一:“九衢车马如流水,尽是 邯郸 梦里人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席方平》:“飞扬跋扈,狗脸生六月之霜;隳突叫号,虎威断九衢之路。” 2.草名。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“九衢之草千计,四照之花万品。” 刘良 注:“九衢草其枝交错,相重九出也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为妾弘夜姝谢东宫赉合心花钗启》:“ 夜姝 昔往 阳臺 ,虽逢四照。曾游 澧浦 ,惯识九衢。”
- 九等
jiǔ děng
1.九个等级。 2.九种类别。
- 九溟
jiǔ míng
1.犹四海。 2.九冥,深渊。
- 九府
jiǔ fǔ
1.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。后泛指国库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其后 齐 中衰, 管子 修之,设轻重九府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 周 有大府、玉府、内府、外府、泉府、天府、职内、职金、职币,皆掌财币之官,故云九府也。”《陈书·周迪传》:“擅歛征赋,罕归九府。” 白蕉 《袁世凯与中华民国》:“四民輟业,满目疮痍,六师暴露,九府匱竭。” 2.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九府:东方之美者,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;东南之美者,有 会稽 之竹箭焉;南方之美者,有 梁山 之犀象焉;西南之美者,有 华山 之金石焉;西方之美者,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;西北之美者,有 崑崙 虚之璆琳琅玕焉;北方之美者,有 幽都 之筋角焉;东北之美者,有 斥山 之文皮焉;中有 岱岳 与其五穀鱼盐生焉。” 邢昺 疏:“府,聚也,财物之所聚也。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,故题云《九府》也。” 3.南齐 设置的九个官署,犹 汉 之九寺。《资治通鉴·齐明帝建武三年》:“於是郡县及六署、九府常行职事。” 胡三省 注:“九府:太常、光禄勋、卫尉、廷尉、大司农、少府、将作大匠、太僕、大鸿臚九卿府也。” 4.犹言脏腑。 前蜀 杜光庭 《皇后本命醮词》:“医方所诊,臟气未调,荣卫未和,正气衰薄,六脉未復,九府犹虚。”
- 九嫔
jiǔ pín
宫中女官。 也是帝王的妃子。
- 九箴
jiǔ zhēn
反复规谏。
- 九侯
jiǔ hòu
1.商纣时的诸侯之一。 2.九服的诸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