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七男八壻
qī nán bā xù
同“七子八婿”。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蔡公逼试》:“娘年老,八十餘,眼兒昏又聾着兩耳,又没個七男八壻,只有一個孩兒,要供他甘旨。”
- 搅七念三
jiǎo qī niàn sān
方言。犹胡闹。
- 逢七
féng qī
每逢七天。 旧时丧俗:人死后,其家属每七天举行祭奠。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。
- 七八
qī bā
1.七八成。 表示将近达到某种极限。 2.差不多;大概。 3.七乘八,五十六。
- 四七
sì qī
1.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指二十八年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 光武 先在长安时,同舍生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,曰:‘ 刘秀 发兵捕不道,四夷云集龙鬭野,四七之际火为主。’” 李贤 注:“四七,二十八也,自 高祖 至 光武 初起,合二百二十八年,即四七之际也; 汉 火德,故火为主也。”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颜之推》:“四七之期必尽,百六之数溘屯。”原注:“ 齐 初践祚计止於二十八年。” 2.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亦指人年二十八岁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﹝女子﹞四七,筋骨坚,髮长极,身体盛壮。” 3.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指 东汉 开国功臣 云台 二十八将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我 世祖 忿之,乃龙飞 白水 ,凤翔参墟,授鉞四七, 共工 是除。” 李善 注:“四七,二十八将也。”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相兼二八,将猛四七。” 张载 注:“四七者, 汉 光武 二十八将也。” 清 王闿运 《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》:“ 援 ( 马援 )之智勇,冠於四七。”参见“ 二十八将 ”。 4.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指二十八宿。《后汉书·刘瑜传》:“盖诸侯之位,上法四七,垂文炳燿,关之盛衰者也。” 李贤 注:“四七,二十八宿也。诸侯为天子守四方,犹天之有二十八宿。《汉官仪》曰:‘天子建侯,上法四七也。’” 前蜀 杜光庭 《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》:“伏以四七在天,垂文定位;三八镇地,设象分灵。” 5.旧俗,人死后每隔七天为忌日,祭奠一次。第四个忌日称“四七”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六回:“ 鲍廷璽 哭着应道:‘小的父亲死了。’ 向道臺 道:‘没了几时?’ 鲍廷璽 道:‘明日就是四七。’”参见“ 七七 ”。
- 七十二福地
qī shí èr fú dì
道家谓人世间七十二处神仙所居之地。
- 七夕红
qī xī hóng
荔枝的一种。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物部三》:“﹝荔支﹞黄香色黄,白蜜色白……七夕红必以七夕方熟,此皆市上所不恒有者也。”
- 七大家
qī dà jiā
明 李绍 称 唐 韩愈 柳宗元 、 宋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为古文七大家。
- 七月
qī yuè
《诗·豳风》中的一首。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。全诗八章八十八句,为《国风》中第一长篇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无衣无褐,必盈《七月》之叹。” 宋 梅尧臣 《依韵吴冲卿秋虫》:“今者《秋虫》篇,不异《七月》章。” 清 王鸣盛 《蛾术编·诗序》:“盖,《诗》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,《七月》、《信南山》、《采菽》之类是也。”
- 头七
tóu qī
指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或第七天。
- 七嘴八张
qī zuǐ bā zhāng
形容人多语杂。
- 长七短八
cháng qī duǎn bā
1.长短不齐。 如:小玉把冬青树剪得长七短八。 2.指事情的头绪。
- 七桥风月
qī qiáo fēng yuè
古时大明湖周围,环绕七座桥梁:鹊华、百花、芙蓉、水西、湖西、北池、泺源,七桥风格各异,富有情趣,于是七桥风月便成为一大胜景。大明湖扩建后,由秋柳桥代替泺源桥,其余全部恢复重建,再现七桥风月景观。
- 七寸青衫
qī cùn qīng shān
青衫有读书人的意思。古代的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,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校服。就是说,生下来的孩子天生是读书的材料,将来的学问会很好。青衫还有一层意思是当官的意思。
- 零七八碎
líng qī bā suì
形容又零碎又乱。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。
- 七雄
qī xióng
指 战国 时 秦 、 楚 、 燕 、 齐 、 韩 、 赵 、 魏 七强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