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龙虎旗
lóng hǔ qí
亦作“ 龙虎旂 ”。 绘有龙虎的旗帜。皇帝的仪仗。
- 青龙旗
qīng lóng qí
绘有龙形的青旗
- 龙旗
lóng qí
1.亦作“ 龙旗 ”。 2.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。天子仪仗之一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輈人》:“龙旂九斿,以象大火也。” 郑玄 注:“交龙为旂,诸侯之所建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九斿,正谓天子龙旂。”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 东海王 彊 薨,遣司空 冯魴 持节视丧事,赐升龙旄头、鑾輅、龙旂。” 李贤 注:“交龙为旂,唯天子用之,今特赐以葬。” 唐 司空图 《杨柳枝》词之四:“臺城细仗晓初移,詔赐千官禊饮时。緑帐远笼清珮响,更曛晴日上龙旗。” 清 曹寅 《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恭纪》诗之一:“期门百队龙旂后,更有名王万骑陪。” 3.借指天子。 宋 苏轼 《王晋卿作烟江迭障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》:“屈居华屋啗枣脯,十年俯仰龙旂前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登陴而鱼钥仓皇,入援而龙旂震荡。” 4.指得专征伐的将帅之旗。 唐 岑参 《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》之三:“丈夫鹊印摇边月,大将龙旗掣海云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 冯双礼 将左, 白文选 将右,而 可望 建龙旗鼓吹居中。大兵急攻之,败走。”参见“ 龙章 ”。 5.清 代国旗。 清 黄遵宪 《香港感怀》诗:“山头风猎猎,犹自误龙旗。” 老舍 《老张的哲学》第八:“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‘龙旗’,‘五色旗’,或‘日本旗’,是毫不关心的。”
- 龙旐
lóng zhào
有龙饰的丧幡。
- 独龙族
dú lóng zú
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 云南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的 独龙江 畔。人口四千六百余。 元 时始见记载。操独龙语,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。经济以山地农业为主,耕作技术粗放。解放后改造山区,开掘水渠,兴办学校,社会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。
- 龙旌
lóng jīng
1.画有龙的旗帜。天子仪仗之一。 南朝 宋 谢庄 《侍宴蒜山诗》:“龙旌拂紆景,凤盖起流云。”《敦煌曲子词·望江南》:“每抱沉机扶社稷,一人有庆万家荣,早愿拜龙旌。” 明 王守仁 《登阅江楼》诗:“絶顶楼荒旧有名,高皇曾此驻龙旌。” 2.画有龙的旗帜。中军帅旗。 唐 卢照邻 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龙旌昏朔雾,鸟阵捲寒风。”
- 龙施
lóng shī
权舆於是, 龙施相绍,其流遂昌,辩士凌谇,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。
- 断龙石
duàn lóng shí
据传为古代帝王陵寝、高士墓穴之护壁。
- 龙断
lóng duàn
垄断。龙,通“ 垄 ”。本指独立的高地。引申为独占其利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人亦孰不欲富贵?而独於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……有贱丈夫焉,必求龙断而登之,以左右望,而罔市利。” 赵岐 注:“龙断,谓堁断而高者也;左右占视,望见市中有利,罔罗而取之。”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通番之始》:“ 大西洋 人,后至而思龙断焉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番客篇》:“龙断兼贋鼎,巧夺等劫掠。”
- 斑龙
bān lóng
1.传说中为仙人驾车的彩龙。 2.鹿的别名。
- 龙虎文
lóng hǔ wén
指《龙虎经》。道教论丹诀书。
- 龙文
lóng wén
1.龙身上的纹理,龙鳞纹。 2.龙形的花纹。 3.指如龙鳞纹的东西。(1)微波。 4.喻雄健的文笔。语出唐韩愈《病中赠张十八》诗:“龙文百斛鼎,笔力可独扛。”明夏完淳《题王叔明<柴桑图>》诗:“祇今江左成龙文,卜历重光启中叶。” 5.喻指书法,书体。 6.骏马名。 7.指龙文剑。 8.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龙舟鷁首。”高诱注:“龙舟,大舟也,刻为龙文。”因借“龙文”指刻有龙形花纹的大舟。
- 龙胆煮散
lóng dǎn zhǔ sàn
是一种药品,主治头风注目昏暗。
- 龙攒
lóng zǎn
天之之柩。
- 攀龙
pān lóng
见“ 攀髯 ”。
- 蛟龙擘水
jiāo lóng bò shuǐ
蛟龙破浪前进。 比喻船驶得快。 宋 曾巩 《南湖行》之一:“放舩縱櫂鼓聲促,蛟龍擘水争馳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