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點穢
diǎn huì
玷污。 《旧唐书·柳浑传》:“及克復, 浑 尚名 载 ,乃上言:‘顷为狂贼点秽,臣实耻称旧名。矧字或带戈,时当偃武,请改名 浑 。’”
- 點磨
diǎn mó
点检磨勘,查核实数。宋 苏辙 《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》:“府界诸路州运钱穀文帐旧申三司,昨拨归逐路转运提刑司点磨。” 宋 吕本中 《官箴》:“﹝ 刘器之 ﹞后居 南京 ,有府尹取官兵白直点磨,他寓居无有不借禁军者,独 器之 未尝借一人。”
- 點石
diǎn shí
1.指点石为金。明 陈济生 《怀友》诗之七:“真相烟霞凭点石,空明日月待传灯。” 2.用石板印刷。即石印。 梁启超 《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》第四节:“政府所禁者印板也,若点石则未尝禁也。乃将议会事情,日为点石一纸,以布於国民。”
- 點眼
diǎn yǎn
1.围棋术语。当对方的棋块已被包围,如眼形未整,或未及时做眼,即在其中心要害处投子,使之做眼不成或仅成独眼,称做“点眼”。 明 张凤翼 《红拂记·棋决雌雄》:“运奇点眼争国手,看指尖谁强谁怯。” 2.点眼药。《西游记》第二一回:“你莫怪他,昨日也亏他与你点眼。” 3.哭;落泪。《红楼梦》第六九回:“ 平儿 又是伤心,又是好笑,忙将二百两一包的碎银子偷了出来,到厢房拉住 贾璉 ,悄递与他説:‘你只别作声才好,你要哭,外头多少哭不得,又跑了这里来点眼。’”
- 點白
diǎn bái
1.玷污清白。南朝 宋 鲍照 《代白头吟》:“食苗实硕鼠,点白信苍蝇。” 2.一种泡茶方法。 清 黄遵宪 《游箱根》诗:“点白茶始尝,堆红果初熟。” 钱仲联 注引《日本国志·物产志注》:“点茶之法,始於 陆羽 ……法以抄茶一钱匕先注汤,调令极匀,又添注入,迴环击拂,汤上盏可四分而止,眎其面色鲜白,著盏无水痕者为絶佳。”
- 點用
diǎn yòng
- 點璧
diǎn bì
白璧的斑点。比喻美中不足。 明 徐渭 《缇芝赋》:“恐盛德之点璧,惟傴步以循墻。”
- 點球
diǎn qiú
1.足球运动比赛中,运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犯规时被判罚的球。 比赛结束时,出现平局,也可用踢点球决定胜负。踢点球时,球应放置罚球点(即距球门线正中 2.米,英制为 3.码)处,除罚球队员和对方守门员外,其他球队员应退至场内罚球区及罚球弧之外。 4.曲棍球运动比赛中,防守队员在本方射门区内犯规,其行为阻止对方有可能射门得分,判罚“点球”。执行时,把球放在球门前 5.米处的罚球点上,除守方守门员和攻方主罚队员各一名外,任何其他队员必须站在守方 6.米线以外。
- 點花牌
diǎn huā pái
旧指以名牌点唤官妓。宋 周密 《南宋市肆记·酒楼》:“官库,属户部点检所,每库设官妓数十人……饮客登楼,则以名牌点唤侑樽,谓之点花牌。”
- 點燃
diǎn rán
点火使燃烧;点着。 清 潘荣陛 《帝京岁时纪胜·七月·中元》:“点燃河灯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序诗》:“你去,去在我可爱的青年的兄弟姐妹胸中,把他们的心弦拨动,把他们的智光点燃吧!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十二章:“ 戴愉 点燃一支纸烟。”
- 點照
diǎn zhào
1.查点。元 杨暹 《西游记》第九出:“昴日鷄、房月兔,高低点照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急起挑灯明亮,点照枕边,已不见了八个大锭。” 2.做斋。 元 无名氏 《鸳鸯被》第二折:“不想有施主家请我做斋,待不去呵,恐怕误了道粮。徒弟,我分付你……我往施主家点照去也。” 3.点灯照明。《警世通言·崔衙内白鹞招妖》:“山寺寂寥,翫银灯,佛前点照。”
- 點灼
diǎn zhuó
污蔑毁伤。 《楚辞·东方朔<七谏·怨世>》:“ 高阳 无故而委尘兮, 唐 虞 点灼而毁议。” 王逸 注:“点,污也。灼,灸也。犹身有病,人点灸之。言 尧 舜 至圣,道德扩被,尚点灸谤毁。”《明史·倪元璐传》:“而今推轂不及,点灼横加,则徒以其票拟 熊廷弼 一事耳。”
- 點漆璧
diǎn qī bì
指墨。 宋 杨万里 《谢王恭父赠梁杲墨》诗:“两圭水苍笏,双团点漆璧。”
- 點漆
diǎn qī
乌黑光亮貌。《晋书·杜乂传》:“美姿容,有盛名於 江 左, 王羲之 见而目之,曰:‘肤若凝脂,眼如点漆,此神仙人也。’”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 晦 美风姿,善言笑,眉目分明,鬢髮如点漆。” 宋 辛弃疾 《鹊桥仙·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》词:“朱颜晕酒,方瞳点漆,闲傍松边倚杖。” 清 吴趼人 《侠妓》:“席间见一妓,星眸点漆,樱唇绽红,丽人也。”
- 點湯
diǎn tāng
1.宋 元 风俗:客至泡茶,送客时再以沸水冲茶,谓之“点汤”。因以为送客、逐客之词。 宋 龚鼎臣 《东原录》:“ 殊 曰:‘臣是知制誥,除节度使等,并须学士院操白麻,乞召学士。’ 真宗 点汤,既起,即召翰林学士 钱惟演 。” 元 郑光祖 《王粲登楼》第二折:“点汤呼遣客,某只索回去。” 明 无名氏 《骗英布》第二折:“这点汤是遣客,我到底也不出门,看他怎生!” 2.以沸水冲泡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一·柏》:“柏性后凋而耐久,禀坚凝之质,乃多寿之木,所以可入服食,道家以之点汤常饮。”
- 點注
diǎn zhù
1.点染注色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九一引 三国 魏 锺会 《孔雀赋》:“五色点注,华羽参差。” 唐 杜甫 《江雨有怀郑典设》诗:“宠光蕙叶与多碧,点注桃花舒小红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之十七:“点注桃花舒小红,与儿洗面作华容。” 2.注入。 明 文震亨 《长物志·香茗》:“汤瓶,铅者为上,锡者次之,铜者亦可用,形如竹筒者,既不漏火,又易点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