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麤浊
cū zhuó
犹秽浊。
- 麤浅
cū qiǎn
1.亦作“麄浅”。 浅显,不深奥。《古尊宿语录·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》:“言虽麤浅,理实甚深。” 2.粗陋浅薄。 宋 苏轼 《答毕仲举书》之一:“佛书旧亦尝看,但闇塞不能通其妙,独时取其麤浅假説以自洗濯,若农夫之去草,旋去旋生,虽若无益,然终愈於不去也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词曲·填词名手》:“年来俚儒之稍通音律者,伶人之稍习文墨者,动輒编成一传,自谓得 沉吏部 九宫正音之秘,然悠谬麄浅,登场闻之,秽及广坐。” 明 李东阳 《<匏翁家藏集>序》:“辞赋歌行吟謡之属皆诗也。是其去古虽远,而为体固存。彼才之弗逮者,麄浅跼滞,欲进而不能强。” 孙中山 《社会主义的分析》:“﹝ 马克思 ﹞著为《资本论》一书,发阐真理,不遗餘力,而无条理之学説,遂成为有统系之学理,研究社会主义者,咸知所本,不復专迎合一般麤浅激烈之言论矣。”
- 麤毛
cū máo
粗糙而无光泽的毛。
- 麤武
cū wǔ
粗率动武。宋 叶适 《上宁宗皇帝札子(开禧二年)》之一:“今或谓虏已衰弱,虏有天变,虏有外患,怵轻勇试进之计,用麤武直上之策,姑开先衅,不惧后艰。”
- 麤梗
cū gěng
1.亦作“麄梗”。阻滞梗塞。 2.粗犷梗直。
- 麤束
cū shù
粗略概括。
- 麤材
cū cái
1.亦作“麄材”。粗大的树材。 2.粗鲁无才学的人。
- 麤朴
cū pǔ
简陋质朴。
- 麤易
cū yì
亦作“麄易”。 粗鲁轻率。
- 麤缞斩
cū shuāi zhǎn
古代丧服的一种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 齐 晏桓子 卒, 晏婴 麤縗斩,苴絰、带、杖。” 杜预 注:“斩不缉之也,縗在胸前,麤三升布。” 杨伯峻 注:“麤縗斩,即粗布之斩衰。縗同衰。古代丧服,子为父斩衰三年。”
- 麤拙
cū zhuō
粗糙拙劣。
- 麤戾
cū lì
粗疏乖张。
- 麤戆
cū gàng
粗莽戆愚。
- 麤慥
cū zào
粗鲁急躁。
- 麤恶
cū è
1.亦作“麄恶”。粗糙;不精细。 2.谓言语举止等粗野凶恶。
- 麤夯
cū hāng
粗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