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楦麒麟
xuàn qí lín
亦作“楥麒麟”。 《太平广记》卷二六五引 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:“ 唐 衢州 盈川县 令 杨炯 词学优长,恃才简倨,不容於时,每见朝官,目为麒麟楦许怨。人问其故, 杨 曰:‘今餔乐假弄麒麟者,刻画头角,脩饰皮毛,覆之驴上,巡塲而走;及脱皮褐,还是驴马。无德而衣朱紫者,与驴覆麟皮何别矣!’”后因以“楦麒麟”谓虚有其表。 清 阮大鋮 《燕子笺·合宴》:“奉皇宣做东道主,谁知道、翻桌面又占了尊客席……打一副楦麒麟草稿儿。” 清 梁信芳 《羊城即事代书寄潮州教授冯默斋同年》诗:“失巢如病鹤,避路似惊麐……未尝忘 鉅鹿 ,敢冀援麒麟?”
- 麒麟
qí lín
1.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。形状像鹿,头上有角,全身有鳞甲,尾像牛尾。古人以为仁兽、瑞兽,拿它象征祥瑞。《管子·封禅》:“今凤凰麒麟不来,嘉穀不生。” 宋 黄庭坚 《送范德孺知庆州》诗:“阿兄两持 庆州 节,十年麒麟地上行。” 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三幕:“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,说凤凰是鸡,说麒麟是羊子,说龙是蚯蚓,说灵龟是甲鱼。” 2.比喻才能杰出的人。《晋书·顾和传》:“ 和 二岁丧父,总角便有清操,族叔 荣 雅重之,曰:‘此吾家麒麟,兴吾宗者,必此人也。’” 3.见“ 麒麟阁 ”。 4.见“ 麒麟殿 ”。
- 麒麟之才
qí lín zhī cái
麒麟为龙之九子之一,聪明睿智,胆识过人,所以,麒麟之才代表才华过人,聪明睿智。
- 麒麟登塔
qí lín dēng tǎ
麒麟登塔比喻一蹴而就,步步高升,排除阻碍,还有祝福,避祸的愿景。
- 麒麟门
qí lín mén
旧时官署暖阁后的一道门。上绘蓝色麒麟,口吐红色火焰,门上并照例贴有红纸写的“指日高升”四个大字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六回:“他带了两个亲兵,只走到麒麟门外,便把一个裁缝拿了,翻身进去回话。”
- 石麒麟
shí qí lín
1.亦省作“ 石麟 ”。古代帝王陵前的石雕的麒麟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观前有三梧桐树,树下有石麒麟二枚,刊其胁为文字,是 秦始皇 驪山 墓上物也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 丹阳 大姑陵 ,陵下有石麟二枚,不知年代。” 唐 刘禹锡 《汉寿城春望》诗:“田中牧竖烧芻狗,陌上行人看石麟。” 前蜀 韦庄 《上元县》诗:“止竟霸图何物在,石麟无主卧秋风。” 2.对幼儿的美称。《陈书·徐陵传》:“时 寳誌上人 者,世称其有道。 陵 年数岁,家人擕以候之; 寳誌 手摩其顶,曰: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 宋 苏轼 《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》诗:“使君有令子,真是石麒麟;我子乃散材,有如木轮囷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相逢行赠孙从一》:“石麟在天动鳞甲,赤凤排云生羽毛。” 清 方文 《吴次暹瓶桂自开而举子同人觞之》诗:“太乙想传天马信,长庚先产石麟儿。” 清 赵翼 《昨岁除夕香远内弟得一子书以奉贺》诗:“八十四翁来发兆,上堂亲抚石麒麟。”
- 麒麒楦
qí qí xuàn
指装扮成麒麒的驴子。形容徒有其表的人。
- 麒麟雏
qí lín chú
指颖异的幼儿。
- 麒麟手
qí lín shǒu
指英雄好汉。
- 麒阁
qí gé
见“ 麒麟阁 ”。
- 麒麟笔
qí lín bǐ
即麟角笔。
- 麒麟图
qí lín tú
麒麟图是传统吉祥纹样。古称麒麟为仁兽,因其“不履生虫,不折生草”。雄性为麒,雌性为麟,或合而简称为麟,传为祥瑞之物。古称麟、凤、龟、龙为四灵。古代的石雕、泥塑、年画和刺绣等方面都有麒麟形象,作为祥瑞的象征。
- 麒麟书
qí lín shū
书体名。相传为 孔子 弟子作。
- 麒麟斗
qí lín dòu
1.麒麟相斗。 2.比喻群雄纷争。
- 麒麟楦
qí lín xuàn
唐 朝人称演戏时装假麒麟的驴子叫麒麟楦。 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才的人物。
- 麒麟客
qí lín kè
1.称有高尚道德的人。 2.仙人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