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麋麑
mí ní
幼麋。
- 鉏麑
chú ní
1.亦作“ 鉏霓 ”。春秋 时 晋国 力士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 宣子 骤諫,公患之,使 鉏麑 贼之。晨往,寝门辟矣,盛服将朝,尚早,坐而假寐。 麑 退,嘆而言曰:‘不忘恭敬,民之主也。贼民之主,不忠。弃君之命,不信。有一於此,不如死也。’触槐而死。” 唐 欧阳詹 《暗室箴》:“昔者 赵盾 ,假寐兢庄。天廻厥害, 鉏霓 以亡。” 明 康海 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哎,罢了罢了,都似这义负恩辜,俺索做 鉏麑 槐根一命殂。” 2.泛指刺客。 梁启超 《新民说》七:“身毙于 鉏霓 之手而不悔者,则 荷兰 之 维廉额们 其人也。”按, 鉏麑 ,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作“沮麛”, 汉 刘向 《说苑·立节》作“鉏之弥”,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作“鉏麛”。
- 纵麑
zòng ní
汉 刘向 《说苑·贵德》:“ 孟孙 猎得麑,使 秦西巴 持归。其母随而鸣, 秦西巴 不忍,纵而与之。 孟孙 怒而逐 秦西巴 。居一年,召以为太子傅。左右曰:‘夫 秦西巴 有罪於君,今以为太子傅,何也?’ 孟孙 曰:‘夫以一麑而不忍,又将能忍吾子乎?’”事又见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、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等。麑,幼鹿。后常用为形容仁爱之典。
- 放麑
fàng ní
亦作“ 放麛 ”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 孟孙 猎得麑,使 秦西巴 持之归。其母随之而啼, 秦西巴 弗忍而与之。”后以“放麑”为仁德之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