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驷驖
sì tiě
亦作“ 駟铁 ”。 驾一车之四匹赤黑色马。
- 驷騵
sì yuán
驾一车之四匹赤毛白腹马。
- 风驷
fēng sì
《初学记》卷一引 汉 仲长统 诗:“春云为马,秋风为駟。 ”后以“风駟”指神仙的车驾。
- 驷马高门
sì mǎ gāo mén
指门第显赫。
- 结驷连镳
jié sì lián biāo
见“ 結駟連騎 ”。
- 百驷
bǎi sì
四百匹马或四百辆车。 驷,计算马或车的单位;古代一车套四马,故称四马为驷,亦称一车为驷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 宋 人以兵车百乘、文马百駟,以赎 华元 於 郑 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於是 齐威王 乃益齎黄金千溢,白璧十双,车马百駟。” 唐 李乂 《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》:“駸駸百駟驰,悯悯羣龙饯。”
- 燕驷
yàn sì
北方良马所驾之车。
- 月驷
yuè sì
犹天马,神马。
- 文驷
wén sì
毛色有文彩的马。驷,古代一车的四马。
- 房驷
fáng sì
即房宿。
- 驷马战车
sì mǎ zhàn chē
驷马战车是由四匹马牵引行走的作战车辆。
- 小驷
xiǎo sì
马名。亦泛指马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 步扬 御戎, 家僕徒 为右,乘小駟, 郑 入也。” 杜预 注:“ 郑 所献马名小駟。” 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牍·王知古》:“无何,小駟顿轡,閽者觉之,隔壁而问阿谁?”《宋史·外国传五·丹眉流》:“出则乘象车,亦有小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瞳人语》:“内一婢,乘小駟,容光絶美。”
- 宛驷
wǎn sì
即宛马。
- 驰车千驷
chí chē qiān sì
古代的大型战车。
- 驷介
sì jiè
由四匹披甲马挽引的战车。《诗·郑风·清人》:“ 清 人在 彭 ,駟介旁旁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献 楚 俘于王,駟介百乘,徒兵千。” 杜预 注:“駟介,四马被甲。” 清 张兴烈 《瓜步吟》:“ 棘门 霸上 快游戏,重英駟介矜逍遥。”
- 驷乘
sì chéng
古代兵车常乘三人,所乘第四人曰“驷乘”。駟,通“ 四 ”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一年》:“ 緜房甥 为右, 富父终甥 駟乘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古代兵车一般乘三人,此则四人共乘,其第四人曰駟乘,职则为车右之副手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公闻乱,乘,驱自 閲门 入, 庆比 御公, 公南楚 驂乘,使 华寅 乘贰车。及公宫, 鸿駵魋 駟乘于公,公载寳以出。” 杜预 注:“ 鸿駵魋 復就公乘,一车四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