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马良眉
mǎ liáng méi
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良传》:“ 马良 字 季常 , 襄阳 宜城 人也。 兄弟五人,并有才名,乡里为之谚曰:‘ 马氏 五常,白眉最良。’ 良 眉中有白毛,故以称之。”后因以“马良眉”喻白色。
- 省马
shěng mǎ
宋 时国家收购、支配马匹的一种制度。
- 马直
mǎ zhí
1.马的价钱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上》:“为我言有司,所负马直一百八十万,可速偿我。”《明史·兵志四》:“严收良茶,颇增马直,则得马必蕃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二年》:“比岁不逞之徒,多以金银市马鬻于羣盗,故马直踊贵。” 2.古代守卫京城、王府的骑兵。 宋 王巩 《甲申杂记》:“ 熙寧 中,併马直入云骑,步直入虎翼,引见司兵遂废矣。”
- 盘马
pán mǎ
1.指跨马盘旋驰骋。 2.盤馬:谓骑在马上驰骋回旋。
- 盗马
dào mǎ
春秋 时, 秦穆公 出游,其右骖亡失, 穆公 自往求之,见人已杀其马,方共食, 穆公 不罪食马人,而赐其酒,以佐食。后 秦 晋 战于 韩原 , 晋 军围 穆公 乘,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,遂破 晋 军,虏 晋惠公 。事见《吕氏春秋·爱士》。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。
- 马监
mǎ jiān
官名,亦为官署名。 掌马政。
- 马皋鱼
mǎ gāo yú
鱼名。
- 百马
bǎi mǎ
众多的马。
- 白马驮经
bái mǎ tuó jīng
在汉朝时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,用了一匹白马驮经,建造了白马寺纪念这匹白马,所以有了白马驮经的传说。
- 素衣白马
sù yī bái mǎ
白衣白马。 古代用于凶丧之事。
- 青袍白马
qīng páo bái mǎ
1.《南史·贼臣传·侯景》:“大同中童謡曰:‘青丝白马寿阳来。 ’景涡阳之败,求锦,朝廷所给青布,及是皆用为袍,采色尚青。 2.喻闲官、卑位。
- 白马过隙
bái mǎ guò xì
骏马驰过狭小的空间,速度极快,一闪就过去了。形容时间过得极快。
- 白马素车
bái mǎ sù chē
1.古代凶丧舆服。 2.喻指钱塘江潮及传说中的潮神伍子胥。用秦秋时伍员死后为涛神的故事。见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九一。
- 素车白马
sù chē bái mǎ
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,后用作送葬的语词。
- 白马
bái mǎ
1.白色的马。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 公子地 有白马四。公嬖 向魋 。 魋 欲之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白马篇》:“白马饰金羈,连翩西北驰。” 明 高濂 《玉簪记·闹会》:“分经来白马,洗鉢起黄龙。” 方然 《白色花·报信者》:“我底白马哟!大风来了,别让细砂与你长长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。” 2.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 高帝 刑白马盟曰:‘非 刘氏 而王,天下共击之!’”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 禹 乃东巡,登 衡岳 ,血白马以祭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祝盟》:“騂毛白马,珠盘玉敦,陈辞乎方明之下,祝告於神明者也。” 3.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。 唐 陈子昂 《祭孙府君文》:“白马故人,青鸟送往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三一:“白马 华山君 ,相逢 平原里 。”参见“ 白马素车 ”。 4.见“ 白马氐 ”。 5.古津渡名。在今 河南省 滑县 北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今 秦 以大王之力,西举 巴蜀 ,併 汉中 ,东收两 周 而西迁九鼎,守 白马 之津。”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决 白马 之口以沃 魏氏 ,是一举而 三晋 亡,从者败也。” 6.古县名。 春秋 卫国 曹 (一作“漕”) 邑 。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县 东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二月, 绍 ( 袁绍 )遣 郭图 、 淳于琼 、 颜良 攻 东郡 太守 刘延 于 白马 。” 7.古驿名。 唐 末 朱全忠 杀 裴枢 等三十余人于此,并用 李振 言,沉其尸于 黄河 ,驿由此著名。 清 钮琇 《觚賸·虎丘题诗》:“ 虞山 钱宗伯 ( 钱谦益 )以谴归,有题诗 虎丘 刺之者曰:‘……昔去尚宽沉 白马 ,今来应悔卖 卢龙 。’”参见“ 白马清流 ”。 8.复姓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- 马癖
mǎ pǐ
爱马之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