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饥倦
jī juàn
飢饿疲倦。
- 饥渴交攻
jī kě jiāo gōng
饥渴同时袭来。 形容饥渴交加。亦作“饿虎饥鹰”。
- 饱人不知饿人饥
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
比喻处境顺利、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,不理解处境困难、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。
- 馁饥
něi jī
飢饿。亦指飢饿之人。
- 煮石疗饥
zhǔ shí liáo jī
是几千年语言文字发展中凝结出的精华。
- 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
qiān lǐ kuì liáng,shì yǒu jī sè
谓远粮不解近饥。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聞千里餽糧,士有饑色,樵蘇後爨,師不宿飽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垦荒》:“千里餽糧,士有饑色,雖有精兵名將,又豈能不飲不食。”
- 人饥己饥
rén jī jǐ jī
把别人挨饿看作自己挨饿,把别人被淹没看作自己被淹没。
- 饥冻交切
jī dòng jiāo qiē
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。形容无衣无食,生活极其贫困。
- 饥寒交至
jī hán jiāo zhì
衣食无着,又饿又冷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同“饥寒交迫”。
- 饥乏
jī fá
1.飢饿困乏。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其明年, 山 东被水菑,民多飢乏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止足》:“人生衣趣以覆寒露,食趣以塞飢乏耳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邓城巫》:“巫亦藉此自给,无飢乏之虑。” 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倪云林纳粟补官》:“应时君之詔,以济飢乏,非求贵也。” 2.飢饿困乏。饥,通“ 飢 ”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吴太伯传》:“随地造区,研营种之术,三年餘,行人无饥乏之色。”
- 坐儿不觉立儿饥
zuò ér bù jué lì ér jī
比喻有钱有势的人不知道贫穷无势的人的疾苦。
- 饥不欲食
jī bù yù shí
症名,指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,病在胃、肾。 因胃虚有热所致者,宜六君子汤加黄连;因肾阴虚、虚火乘胃者,宜加肉桂、五味子;因热病后余热未尽而知饥不食者,脉多虚大,可用人参白虎汤
- 饥不暇食
jī bù xiá shí
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。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。
- 赈饥
zhèn jī
1.见“賑饥”。 2.亦作“賑飢”。救济饥民。
- 饥鹰饿虎
jī yīng è hǔ
比喻凶残贪婪。
- 饥饿难耐
jī è nán nài
十分饿无法忍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