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茅塞顿开
máo sè dùn kāi
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;顿:立刻。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,现在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- 捶胸顿足
chuí xiōng dùn zú
捶:敲打;顿:跺。敲胸口,跺双脚。形容非常懊丧,或非常悲痛。
- 安顿
ān dùn
1.为人解决住处 2.申玉枝安顿客人们睡觉。--康濯《水滴穿石》 3.安排使有着落
- 抑扬顿挫
yì yáng dùn cuò
抑:降低;扬:升高;顿:停顿;挫:转折。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。
- 搓手顿足
cuō shǒu dùn zú
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。
- 困顿
kùn dùn
1.十分劳累疲倦 2.艰难窘迫
- 搓手顿脚
cuō shǒu dùn jiǎo
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。
- 整顿
zhěng dùn
1.使紊乱变整齐;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2.收拾准备
- 铿镪顿挫
kēng qiāng dùn cuò
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 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。
- 顿口无言
dùn kǒu wú yán
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
- 捶胸顿脚
chuí xiōng dùn jiǎo
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。
- 顿挫
dùn cuò
1.疾病于其早期阶段即停止发展 2.噪音的一般或特殊的节奏变换 3.[语调、音律等]停顿转折
- 顿开茅塞
dùn kāi máo sè
顿:立刻;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。比喻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- 顿口拙腮
dùn kǒu zhuō sāi
比喻嘴笨,不善于说话。
- 顿修
dùn xiū
佛教语。指佛教禅宗顿悟佛果的修行方法。
- 迟顿
chí dùn
1.迟钝;不灵敏。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 方进 年十二三,失父孤学,给事太守府为小史,号迟顿不及事,数为掾史所詈辱。” 明 文徵明 《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状》:“会御史按试,公独后出,或誚其迟顿。” 沙汀 《困兽记》五:“她倒是个口齿迟顿、性情沉静的人。” 2.停顿;停留。 老舍 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:“ 丁主任 不知道自己的话是说对了,还是说错了,可是不便收回或改口。迟顿了一下,还是笑着。”《红色歌谣集·夫妻唱参军》:“个个青年莫迟顿,勇敢杀敌享太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