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拼音
pīn yīn
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的音。
- 一锤定音
yī chuí dìng yīn
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。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。
- 土音
tǔ yīn
地方口音
- 靡靡之音
mǐ mǐ zhī yīn
靡靡:柔弱,萎靡不振。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。指颓废的、低级趣味的乐曲。
- 郑音
zhèng yīn
本指 春秋 时 郑国 的音乐,后多指俗乐。
- 绕梁之音
rào liáng zhī yīn
形容歌声美妙动听,长久留在人们耳中。参见“余音绕梁”。
- 郑衞之音
zhèng wèi zhī yīn
1.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。因不同于雅乐,曾被儒家斥为“乱世之音”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 郑 衞 之音,乱世之音也。” 2.泛指淫靡的音乐。《后汉书·循吏传序》:“﹝ 光武 ﹞身衣大练,色无重采,耳不听 郑 衞 之音,手不持珠玉之玩。” 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家闲》:“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,市巷之语、 郑 衞 之音,未尝一经於耳。” 3.指靡丽的文风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吾家世文章,甚为典正,不从流俗。 梁 孝元 在藩邸时,撰《西府新文纪》,无一篇见録者,亦以不偶於世,无 郑 卫 之音故也。”参见“ 郑声 ”。
- 拏音
ná yīn
桨声。
- 正始之音
zhèng shǐ zhī yīn
①指魏晋玄谈风气。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。当时以何晏、王弼为首,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谈玄析理,放达不羁;名土风流,盛于洛下。②指纯正的乐声。
- 一口同音
yī kǒu tóng yīn
犹言众口一词。
- 知音
zhī yīn
1.古代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2.子期死,伯牙绝弦,以无知音者。--《列子.汤问》 3.后来用知音称知己,能赏识的人 4.知心朋友
- 徂音
cú yīn
消逝的声音。
- 笙磬同音
shēng qìng tóng yīn
比喻人事协调,关系和睦。
- 遏密八音
è mì bā yīn
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- 北鄙之音
běi bǐ zhī yīn
指殷纣时的音乐。 后世视为亡国之声。亦作“北鄙之声”。
- 空谷足音
kōng gǔ zú yīn
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。比喻极难得到音信、言论或来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