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衡阳雁断
héng yáng yàn duàn
衡山南峰有回雁峰,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。 比喻音信不通。
- 雁断鱼沈
yàn duàn yú shěn
见“ 雁逝魚沉 ”。
- 断雁
duàn yàn
亦作“ 断鴈 ”。失群的雁;孤雁。 隋 薛道衡 《出塞》诗之二:“寒夜哀笛曲,霜天断鴈声。” 唐 方干 《别从兄郜》诗:“已呼断雁归行里,全胜枯鳞在辙中。” 明 文徵明 《才伯过访》诗:“归心闻断鴈,衰髩逼残年。” 闻一多 《红烛·红豆诗之十九》:“我是只惊弓的断雁,我的嘴要叫着你,又要衔着芦苇,保障着我的生命。”
- 斜雁
xié yàn
1.斜飞的雁群。 2.紧贴鬓边、额上的一种首饰。一说为靥花。
- 雁户
yàn hù
1.亦作“鴈户”。指流动无定的民户。 唐 刘禹锡 《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》诗:“ 洛苑 鱼书至,江村雁户归。” 宋 刘兼 《酬勾评事》诗:“才薄只愁安雁户,年高空忆復渔舟。”自注:“夷人内有雁户,盖徙移不定之故也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送少宰张先生假旋京口》诗之四:“清 淮 泛滥浊 河 淤,鴈户飘摇少定居。” 2.猎凫雁之户。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笔记·史料二·谢忠愍公保卫天津》:“村民有弋鳧者,善用排枪,置小舟,上覆以席,推行水中,百发百中,僉呼之为雁户。”
- 惊雁
jīng yàn
犹言惊弓之鸟。
- 征雁
zhēng yàn
亦作“ 征鴈 ”。迁徙的雁,多指秋天南飞的雁。 南朝 梁 刘潜 《从军行》:“木落雕弓燥,气秋征鴈肥。” 唐 李涉 《送魏简能东游》诗之二:“ 燕市 悲歌又送君,目随征雁过寒云。” 宋 秦观 《忆秦娥》词:“愁如织,两行征雁,数声羌笛。” 明 高启 《送张员外从军越上》诗:“秋声万里随征鴈,南北 长江 竟谁限?”
- 雁归湖滨,鸡落草棚
yàn guī hú bīn,jī luò cǎo péng
比喻各有特点
- 惊弦雁
jīng xián yàn
犹言惊弓之鸟。
- 雁行有序
yàn háng yǒu xù
指兄长弟幼,年龄有序
- 雁序
yàn xù
雁行
- 平沙落雁
píng shā luò yàn
1.古琴曲名。 是我国流传很广的古典标题乐曲。最早见于《古琴正宗》(公元1634年)。内容描写沙滩上群雁起落飞鸣、回翔呼应的情景。琵琶大曲中亦有同名乐曲,以不同曲调表现相似的内容和意境。 2.曲牌名。即《雁儿塔》。 3.菊花的一种。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九花仙子》:“盖京师之菊种极繁,有……‘平沙落雁’。”
- 雁帛
yàn bó
亦作“鴈帛”。指书信。
- 雁币
yàn bì
亦作“鴈币”。雁与币帛。古时用为聘问或婚嫁时之聘仪。古婚礼分纳征、纳采、、问名、纳吉、请期、亲迎等六礼。纳征用币,其余用雁。
- 雁峯
yàn fēng
即 雁回峰 。在 湖南省 衡阳市 南,为 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。 唐 钱起 《送李判官赴桂州幕》诗:“ 雁峯 侵瘴远, 桂水 出云流。”参见“ 雁回峰 ”。
- 岭雁
lǐng yàn
书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