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隶僮
lì tóng
奴仆。
- 隶写
lì xiě
谓用隶书写定古文字。
- 隶古
lì gǔ
谓以隶书考校写定古篆文。
- 隶卒
lì zú
衙门里的差役或衙役
- 隶变
lì biàn
指汉字从篆书演化为隶书而产生的变化。唐 陈夷行 等《新加九经字样·开成二年八月十二日牒》:“古今体异,隶变不同。”
- 隶妾
lì qiè
汉 代处罚女犯的一种刑名。详“ 隶臣妾 ”。
- 隶名
lì míng
1.谓无所事事,挂名而已。 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每朝会访对, 融 輒引正定议,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。” 2.谓隶属于某部门而册上有名。 唐 柳珵 《上清传》:“ 上清 果隶名掖庭。后数年,以善应对,能煎茶,数得在帝左右。”
- 隶学
lì xué
谓隶书之学。
- 隶字
lì zì
1.即隶书。 2.指楷书。
- 隶属
lì shǔ
[be subordinate to;b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r command of] 受统辖;从属直辖市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市
- 隶臣妾
lì chén qiè
隶臣与隶妾的并称。
- 隶人
lì rén
1.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、从事劳役的人。 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隶人涅厠。” 郑玄 注:“隶人,罪人也,今之徒役作者也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隶人击磬,而 子产 识其心哀。” 2.指职位低贱的官吏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舆人纳之,隶人藏之。” 杜预 注:“舆、隶皆贱官。”《晋书·卫恒传》:“ 秦 既用篆,奏事繁多,篆字难成,即令隶人佐书,曰隶字。” 3.仆人。 宋 王安石 《上郎侍郎书》:“去离门墙,凡五六年,一介之使,一书之问,不彻於隶人之听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二》:“ 裴晋公 为盗所伤,隶人 王义 扞刃死之,乃自为文以祭之,厚给妻拏。” 4.众民;众人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隶人之生,隶人之死,众人且歌,众人且哭。” 张湛 注:“隶,犹羣辈也。”
- 隶首之学
lì shǒu zhī xué
指算术,算学。清 俞樾 《<显志堂集>序》:“先生治經,通小學,故不爲浮詞,尤精隸首之學,能推而行之,清丈之法生焉。”参见“ 隸首 ”。
- 隶圉
lì yǔ
指低贱的身份或地位。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“庶人工商遂,人臣隶圉免。” 杨伯峻 注:“隶圉,亦奴隶,隶服杂役,圉养马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亡其氏姓,踣毙不振;絶后无主,湮替隶圉。” 韦昭 注:“隶,役也。圉,养马者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论荣》:“处隶圉不足以为耻,抚四海不足以为荣。”
- 隶子弟
lì zǐ dì
士对其子弟的称谓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士有隶子弟。” 杜预 注:“士卑,自以其子弟为僕隶。”
- 隶法
lì fǎ
谓隶书的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