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丽春院
lì chūn yuàn
见“ 丽春园 ”。
- 院主
yuàn zhǔ
1.寺院住持。 2.旧时称官员或财主的女儿为“院主”。
- 两院制
liǎng yuàn zhì
指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设上、下两院的制度。 最初产生于 英国 ,后为其他国家广泛采用。参见“ 两院 ”。
- 两院
liǎng yuàn
议会的上、下院。各国两院名称不同。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、众议院; 英国 叫贵族院、平民院; 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、国民议会。
- 东坡书院
dōng pō shū yuàn
宋 著名文学家 苏轼 贬谪 儋州 时游乐和讲学的旧址。始建于 元 延祐 年间。在今 海南省 儋县 中和镇 ,为 海南岛 的重要古迹之一。
- 东林书院
dōng lín shū yuàn
故址在今 江苏省 无锡市 。原为 宋 杨时 讲学之所, 元 废为僧舍。 明 万历 间, 顾宪成 等倡议重修,并与 高攀龙 等讲学于此,评议朝政。后被目为东林党。参阅 清 许献 等《东林书院志》。
- 大专院校
dà zhuān yuàn xiào
高等院校的简称。专指专科学校
- 下院
xià yuàn
下议院的简称
- 上院
shàng yuàn
1.对寺院的敬称。 2.上议院的简称。 3.相当于大学。
- 内三院
nèi sān yuàn
清 官署名。 清 天聪 十年,置内国史院、内秘书院、内弘文院,各设大学士一人。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,编辑实录、史书,撰拟郊祀祝文、诰命册文等事。内秘书院掌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。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,进讲。合称“内三院”。 康熙 九年改为内阁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故二·五学士》:“国朝官制,设内三院:曰国史,曰秘书,曰弘文,院各有学士一员。既设翰林院,以内三院为内阁,则止设阁学二员,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,俱兼礼侍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九章:“ 洪承畴 虽然此时尚无官职,却被指定同内三院大学士坐在一起。”参阅《清通典·职官一》。
- 三院
sān yuàn
唐 制,御史台设三院:台院,置侍御史;殿院,置殿中侍御史;察院,置监察御史。
- 一院制
yī yuàn zhì
“两院制”的对称。 议会只设一个议院,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。芬兰、丹麦、新加坡、突尼斯等国采用。主张者的理由是:公意只有一个,不必设立两院;且一院办事便捷,容易通过法案,可节约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
- 黄院子
huáng yuàn zi
宋 时内廷的杂役人员。
- 都作院
dōu zuò yuàn
1.宋 代制造军械的地方,隶属工部军器所。《宋史·职官志五》:“南渡置御前军器所。 建炎 三年,詔军器监併归工部,东西作坊、都作院併入军器所。” 2.金 代各州囚犯服役之所。 宋 宇文懋昭 《大金国志·科条》:“拘役之处,逐州有之,曰都作院,所徒之人,或使之磨甲,或使之土工,无所不可。”
- 马院
mǎ yuàn
养马的院子。
- 曲院
qǔ yuàn
1.曲院:妓院。 2.麴院: 3.酒坊,制曲的场所。 4.杭州西湖十景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