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瞻云陟屺
zhān yún zhì qǐ
《诗·魏风·陟岵》:“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 ”《新唐书·狄仁傑传》:“薦授 并州 法曹參軍,親在 河陽 , 仁傑 登 太行山 ,反顧,見白雲孤飛,謂左右曰:‘吾親舍其下。’瞻悵久之,雲移乃得去。”后因以“瞻雲陟屺”比喻思亲。 明 张居正 《寿李母杜夫人七十序》:“ 正 嘗觀覽古人瞻雲陟屺事,蓋傷之焉。”
- 陟降
zhì jiàng
1.升降,上下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:“ 文王 陟降,在帝左右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,一升一降,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,是以子孙蒙其福泽,而君有天下也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《集传》之説是也……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,皆曰陟降。《敬之》诗曰:‘无曰高高在上,陟降厥土,日监在兹。’此言天之陟降也。《閔予小子》诗曰:‘念兹皇祖,陟降庭止。’《访落》诗曰:‘绍庭上下,陟降厥家。’此言祖宗之陟降也。天陟降,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。故曰‘ 文王 陟降,在帝左右’。”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。 唐 包佶 《祀雨师乐章·迎神》:“陟降左右,诚达幽圆。” 宋 陈亮 《重华宫正谢表》:“付託得人,爰上 唐 家之寿;陟降在帝,孰知 文后 之声!” 清 唐孙华 《石鼓歌》:“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,陟降或有神灵游。” 2.犹往来。 唐 柳宗元 《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》:“今则囊如悬罄,佣室寓食。方将适千里求仁人,被冒畏景,陟降栈道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天圣五年》:“大礼史 王曾 言:‘皇帝执玉被衮,酌献七室,而每室奏乐章,恐陟降为劳,请节宫架之奏。’” 王国维 《观堂集林·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》:“古又有陟降一语,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,不必兼陟与降二义。” 3.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。《新唐书·历志三上》:“中晷长短,谓之陟降。景长则夜短,景短则夜长。积其陟降,谓之消息。”
- 陟阜
zhì fù
峻岭。
- 陟里
zhì lǐ
即陟釐。
- 陟卓
zhì zhuó
远行。
- 游陟
yóu zhì
见“ 游涉 ”。
- 陟健
zhì jiàn
谓峻拔清健。
- 登陟
dēng zhì
1.登上。 2.升天。指死。
- 陟岵陟屺
zhì hù zhì qǐ
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- 黜陟
chù zhì
指人才的进退,官吏的升降。
- 扳陟
bān zhì
攀登。
- 隮陟
jī zhì
升登。
- 踢陟
tī zhì
方言。险峻高耸貌。
- 陟遐自迩
zhì xiá zì ěr
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
- 黜陟赏罚
chù zhì shǎng fá
黜陟:官吏的进退升降
- 陟方
zhì fāng
1.犹巡狩。 天子外出巡视。《书·舜典》:“ 舜 生三十徵庸,三十在位。五十载,陟方乃死。” 孔 传:“方,道也。 舜 即位五十年,升道南方巡守,死于 苍梧 之野而葬焉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升道,谓乘道而行也,天子之行,必是巡其所守之国,故通以巡守为名。”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乌闻 梁 岷 有陟方之馆,行宫之基歟?” 刘逵 注:“ 舜 陟方,谓南巡守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湘水》:“言 大舜 之陟方也,二妃从征,溺于 湘江 。” 2.犹升遐。谓帝王之死。 宋 岳珂 《愧郯录·祖宗徽称》:“ 徽祖 以 绍兴 五年有陟方之哀。”按, 徽宗 卒于公元1135年,时为 宋 绍兴 五年。 3.皇帝被俘虏的委婉语。 宋 岳珂 《桯史·乾坤鉴法》:“ 靖康 陟方之祸,二宫每宝持之,且叹其先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