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阿阇黎
ā shé lí
亦作“ 阿闍梨 ”。梵语的译音。意译为“轨范师”。可矫正弟子的行为,为其轨则模范,是高僧的敬称。
- 阇里
dū lǐ
街巷。
- 耆阇
qí dū
耆闍崛山 的简称。
- 阇婆
dū pó
1.见“闍婆婆达”。 2.花名。
- 阿阇梨
ā shé lí
见“ 阿闍黎 ”。
- 罗阇
luó dū
古 高昌 对于糜粥之称。
- 阿阇
ā shé
见“ 阿闍黎 ”。
- 毗舍阇
pí shè dū
类似罗刹的鬼神之一,梵文pi?āca,音译又作毕舍遮、毗舍遮、臂舍柘,意为食血肉鬼、啖精气鬼或癫狂鬼。
- 耆阇崛
qí dū jué
梵音Gr!dhraku^t!a。
- 伐阇罗
fá dū luó
佛教名词。 梵文的音译。意译为金刚。相传为古 印度 婆罗阿迭多王 之子,后佛教以为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。
- 阇梨
shé lí
佛家语。 梵语的音译。阿阇梨的略称,义为教育僧徒的轨范师,高僧,泛指僧
- 阇提花
dū tí huā
金钱花的别名。
- 耆阇崛山
qí dū jué shān
梵语的译音,又译为 灵鹫山 、 灵鸟山 、 灵鸟顶山 。在中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东北,为 释迦牟尼 说法之地。
- 阇维
dū wéi
梵语。 指人死后火化。
- 阇毗
dū pí
同“ 闍维 ”。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译经下·求那跋摩》:“即於 南林 戒坛前,依外国法闍毗之。” 明 朱权 《冲漠子》第二折:“把一箇为糟堤送上南巢去,把一箇因酒海又闍毗。”
- 必阇赤
bì dū chì
蒙古语音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