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钞突
chāo tū
抄掠袭击。
- 税钞
shuì chāo
征收的货币。
- 科钞
kē chāo
见“ 科抄 ”。
- 钞票纹
chāo piào wén
是人体上的一种现象,用来形容面部的毛细血管扩张状态。
- 票钞
piào chāo
古纸币的一种。通用于 明 清 时。《清史稿·食货志五》:“票钞製以皮纸,额题‘户部官票’,左 满 ,右 汉 ,皆双行,中标二两平足色银若干两,下曰‘户部奏行官票’。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,与银一律。”《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方法》(1950年):“下列各种类之文物图书一律禁止出口……(九)货币:古贝、古钱币(如刀、布、钱、锭、交钞、票钞等)。”
- 破钞
pò chāo
为应酬而支出金钱
- 省钞
shěng chāo
指 清 代各省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。清 杨恩寿 《坦园日记·同治壬戌年三月初四日》:“閲省钞,知 夏寳生 署 湘阴 ;惜余已出省,不与之偕。”
- 钞盗
chāo dào
1.见“钞盗”。 2.亦作“钞盗”。抢劫,盗窃。
- 盗钞
dào chāo
犹盗劫。
- 盐钞
yán chāo
宋 代官府发给商人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。后称盐引、盐票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三》:“七年,中书议 陕西 盐钞,出多虚钞,而盐益轻。” 宋 陆游 《曾文清公墓志铭》:“都城受围,太府盐钞无自得,商贾不行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神宗熙宁十年》:“东南旧法,盐钞一席毋过三千五百,西盐钞一席毋过二千五百,尽买入官。”
- 钞肚皮
chāo dù pí
元 银锭之俗称。
- 钞犯
chāo fàn
抢掠,侵犯。
- 照钞
zhào chāo
见“ 照抄 ”。
- 毛钞
máo chāo
藏书家 毛晋 的钞本。
- 正钞
zhèng chāo
公文的正式抄本。
- 朱钞
zhū chāo
宋 时征收粮物官方发给民户的凭据。因其盖有官方红印,故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