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鸦青料钞
yā qīng liào chāo
即鸦青钞。
- 料钞
liào chāo
元 初发行的一种货币。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,故称。
- 钞撮
chāo cuō
1.微细,少许。 2.抄摘。
- 惠钞
huì chāo
会钞,付钱。
- 钞引法
chāo yǐn fǎ
纸币的发行制度。 《金史·食货志三》:“户部尚书 蔡松年 復钞引法,遂製交钞,与钱并用。”亦省作“ 钞法 ”。《金史·食货志三》:“若与银均纳,则彼增此减,理必偏胜,至碍钞法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:“及 高巖夫 为三司副使,倡行钞法,初甚贵重,过於钱,以其便于持行也。”《明史·太祖纪二》:“三月辛酉,立钞法。” 康有为 等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夫富国之法有六:曰钞法,曰铁路,曰机器轮舟,曰开矿,曰铸银,曰邮政。”
- 钞引
chāo yǐn
宋 代茶、盐、矾等物的生产运销由政府管制,政府发给特许商人支领和运销这类产品的证券,名茶引、盐引、矾引,统称“钞引”。
- 钞引库
chāo yǐn kù
印造和储藏钞引和交钞的处所。
- 钞币
chāo bì
纸币。
- 钞局
chāo jú
明 初户部所设的印钞官署。
- 寇钞
kòu chāo
亦作“ 寇抄 ”。劫掠。《后汉书·东夷传·夫馀》:“至 安帝 永初 五年, 夫餘王 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 乐浪 ,杀伤吏民,后復归附。”《陈书·世祖纪》:“ 侯景 之乱,乡人多依山湖寇抄, 世祖 独保家无所犯。” 清 姚锡光 《东方兵事纪略·衅始》:“ 江 、 浙 、 山东 沿海寇钞之祸起于 嘉靖 閒,歷数十年而后定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:“ 回纥 无君长,居无恒所,随水草流移。善骑射,以寇抄为生。”
- 宝钞
bǎo chāo
古时指纸币,即元、明、清代发行的一种纸币,如至元通行宝钞,大明通行宝钞、大清宝钞
- 官钞
guān chāo
官府发行的钱票。
- 钞略
chāo lüè
抄掠。
- 诗钞
shī chāo
诗集选本的名称。 (1)总集性质的,如 清 吴之振 等选的《宋诗钞》。
- 讲钞
jiǎng chāo
讲诵与疏抄。
- 钞誊
chāo téng
抄写誊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