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钞录
chāo lù
抄写,誊写
- 娘儿爱俏,鸨儿爱钞
niáng ér ài qiào,bǎo ér ài chāo
谓妓院的习气。 妓女爱貌,鸨母贪财。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雅游》:“亲母则取费不多,假母则勒索高价。谚所谓娘儿爱俏,鴇儿爱钞者,盖为假母言之也。”
- 会钞
huì chāo
会账
- 钞拨
chāo bō
掠夺抢劫。
- 市钞
shì chāo
宋时官方印行于市场的各种证劵。
- 掐尖落钞
qiā jiān luò chāo
乘机侵吞克扣经手的钱财。
- 钞劫
chāo jié
抢劫,掠夺。
- 冀钞
jì chāo
亦称“ 冀南币 ”。1939年10月抗 日 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,流通于 晋 、 冀 、 鲁 、 豫 边区。1948年5月后成为 华北 解放区本位币,同年底停止发行。
- 俸钞
fèng chāo
元 明 时官吏俸金或以钱币支付,称俸钞。元 初官吏均无俸禄, 中统 三年定百官俸,并另向民户征收。《元史·食货志四》:“至 武宗 至大 二年……俸钞改支 至元 钞。”《明史·食货志六》:“﹝ 洪武 ﹞十三年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米、俸钞之制,而杂流吏典附焉。”
- 价钞
jià chāo
价款。
- 书钞
shū chāo
亦作“ 书抄 ”。 资料的辑录。亦指辑录资料而成的书籍。有时用作书名。
- 中统钞
zhōng tǒng chāo
元 中统 年间颁行的钞票。有“交钞”、“元宝钞”二种。《元史·食货志一》:“ 世祖 中统 元年,始造交钞,以丝为本。每银五十两易丝钞一千两,诸物之直,并从丝例。是年十月,又造 中统 元宝钞……然元宝、交钞行之既久,物重钞轻。二十四年,遂改造 至元 钞,自二贯至五文,凡十有一等,与 中统 钞通行。”
- 钞本
chāo běn
1.宋 元 时发行交钞的后备金。《金史·食货志三》:“ 陕西 交钞不行,以见钱十万贯为钞本。” 吴晗 《朱元璋传》第六章二:“原来 元 朝初年行钞,第一有金银和丝为钞本(准备金),各路无钞本的不发新钞。” 2.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写的书。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三》:“有《晏元献集》一部,二十餘帙,钞本也。” 清 邓显鹤 《<船山遗书目录>序》:“文集,诗集……皆奇零不成部帙,餘俱钞本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采薇》:“不久,他送了 武王 的《太誓》的钞本来。” 3.供抄写用的簿本。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三四:“随手翻开一本钞本,上有俄文字注着英法中文,还是我一年半以前所钞写的。”
- 钞暴
chāo bào
抄掠骚扰。
- 昏钞
hūn chāo
破旧的纸币。 因用久钞面字迹模糊,故称。
- 手钞
shǒu chāo
亦作“ 手抄 ”。亲手抄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