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邦以民为本
bāng yǐ mín wéi běn
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 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- 邦典
bāng diǎn
本指治理邦国的六典。 后泛指国家法典。
- 邦国殄瘁
bāng guó tiǎn cuì
殄:尽,绝;瘁:病。形容国家病困,陷于绝境。
- 邦君
bāng jūn
1.古代指诸侯国君主。《书·伊训》:“卿士有一于身,家必丧。邦君有一于身,国必亡。” 孔 传:“诸侯犯此,国亡之道。”《后汉书·阴识传》:“自是已后,暴至巨富,田有七百餘顷,舆马僕隶,比於邦君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惑经》:“凡在人伦不得其死者,邦君已上皆谓之弑,卿士已上通谓之杀。此又《春秋》之例也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三回:“有一本卷子,那破题是:‘圣人思邦君之妻,愈思而愈有味焉。’” 2.指刺史等地方官。 唐 韩愈 《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》诗:“维昔经营初,邦君实王佐。” 宋 曾季貍 《艇斋诗话》:“ 老杜 ‘灯影照无睡,心清闻妙香’, 韦苏州 ‘兵卫森画戟,燕寝凝清香’,皆曲尽其妙。不问诗题, 杜 诗知其宿僧房, 韦 诗知其为邦君之居也,此为写物之妙。” 清 方文 《蔡中郎八分书歌》:“寄语邦君覆以屋,勿令风雨生苔痕。”
- 邦人
bāng rén
1.国人;百姓。 2.诸侯。 3.乡里之人;同乡。
- 邦交
bāng jiāo
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交往,泛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
- 邦谍
bāng dié
在异国作间谍。
- 邦党
bāng dǎng
犹乡党。
- 邦器
bāng qì
礼乐之器及宗庙祭器。
- 邦汋
bāng què
指盗取国家机密者。
- 邦后
bāng hòu
古代诸侯王。
- 邦伯
bāng bó
州牧。 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。《书·召诰》:“命庶 殷 侯甸男邦伯。” 孔 传:“邦伯,方伯,即州牧也。”后因称刺史、知州等一州的长官。 唐 杜甫 《同元使君舂陵行》序:“得 结 ( 元结 )辈十数公,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,万物吐气,天下小安可待矣。” 仇兆鳌 注:“《唐书·元结传》:‘ 代宗 立, 结 授著作郎,久之,拜 道州 刺史。’” 宋 陈师道 《寄邓州杜侍郎》诗:“请公酌此寿百年,弈弈长为此邦伯。”
- 邦畿
bāng jī
1.王城及其所属周围千里的地域。 2.借指国家。
- 邦家之光
bāng jiā zhī guāng
- 邦乡
bāng xiāng
乡邦,家乡。
- 邦倗
bāng péng
见“ 邦朋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