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避迁
bì qiān
谓逃避战乱而迁居。
- 避辞
bì cí
避退辞让。
- 辞避
cí bì
托辞退避。
- 軃避
duǒ bì
避开;回避。《五灯会元·临济宗·兴化存奖禅师》:“昨日赴箇村斋,中途遇一阵卒风暴雨,却向古庙里軃避得过。”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梁史上》:“国祚之所以长短,盗贼之所以生发,皆有个一定的数在其间,终是軃避不得。” 明 吕坤 《好人歌》:“恶人打好人,好人只軃避。”
- 避路
bì lù
1.避退让路。 2.旧时礼节。遇尊长于路,避退一旁,以示敬畏。 3.退让;让步。 4.犹择路。
- 避趋
bì qū
离开与接近;避退与向前。
- 避走
bì zǒu
1.因回避而走开。 2.因避害而逃跑。
- 走避
zǒu bì
躲避;逃避。
- 避贼
bì zéi
犹避寇。
- 退避贤路
tuì bì xián lù
退避:辞职的谦词;贤路:贤才仕进路。辞官退隐,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。
- 避贤邮
bì xián yóu
唐 代驿站名。 即 阳城驿 。
- 避贤驿
bì xián yì
见“ 避贤邮 ”。
- 避贤路
bì xián lù
避位让贤。语出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愿归丞相侯印,乞骸骨归,避贤者路。”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帝遣使谓 敦 ( 王敦 )曰:‘公若不忘本朝,于此息兵,则天下尚可共安也。如其不然,朕当归于 瑯邪 ,以避贤路。’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 简文 更答曰:‘若 晋 室灵长,明公便宜奉行此詔,如大运去矣,请避贤路。’”《魏书·辛雄传》:“ 雄 面辞曰:‘臣不能死事,俛眉从贼,乃是朝廷罪人,纵陛下不赐诛罚,而北来尚书勋高义重,臣宜避贤路。’”
- 避贤
bì xián
犹让贤。
- 谦避
qiān bì
谦让。
- 避谤
bì bàng
防人毁谤。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既放荒远,常闔户,人不识其面,又避谤不著书。” 宋 孙觌 《徙寓妙觉佛舍胥又民襆被相过赋夜坐》诗:“拘囹赋囚山,避谤憎市虎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》:“此老不避嫌疑,自兴谤讟而为此书,彼且不避,子何代彼而避谤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