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逸少鵞
yì shǎo é
见“ 逸少白鹅 ”。
- 野逸
yě yì
1.纯朴闲适。 2.指放纵不羁。 3.指隐逸的人或隐居生活。
- 遁逸
dùn yì
1.亦作“遯逸”。 避世隐居。 2.退走;逃走。 3.散失;遗漏。 4.放纵;不可约束。
- 逸遗
yì yí
犹言隐居避世。唐 韩愈 《上宰相书》:“主上感伤山林之士有逸遗者,屡詔内外之臣旁求於四海。” 清 刘大櫆 《江先生传》:“犹赖有山泽逸遗之士,穷年兀兀於其中,递相推测隐度。”亦指隐居避世的高士。 唐 宋之问 《在桂州与修史学士吴兢书》:“及高明所撰《唐史春秋》等六处,并乞逸遗事跡,不翳声尘,代业有光。”
- 逸驭
yì yù
超群出众的驭手。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吕岩》:“庶几指识玄户,引身长年,然后一跃,顿 乔 松 之逸驭也。”
- 逸遁
yì dùn
1.犹隐遁。 2.犹逃跑。
- 逸龙
yì lóng
隐藏的龙。
- 适逸
shì yì
犹言节制逸乐。
- 逸马
yì mǎ
奔逃的马。
- 锐逸
ruì yì
谓显露,不含蓄。 明 徐祯卿 《谈艺录》:“气本尚壮,亦忌鋭逸。 魏祖 云:‘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’犹曖曖也。 思王 《野田黄雀行》,譬如锥出囊中,大索露矣。”
- 骄逸
jiāo yì
1.亦作“ 骄佚 ”。骄纵放肆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,於是乎致武。”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章帝纪上》:“ 延 ( 阜陵王 刘延 )奢泰骄佚,待下严刻。” 明 刘基 《悲杭城》诗:“割膻进酒皆俊郎,呵叱闲人气骄逸。” 清 朱彝尊 《瓦井》诗:“当时崇国师,此辈尽骄佚。” 2.骄奢安逸。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“国饶则民骄佚。”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子孙骄逸,忘其先祖之艰难。” 唐 康骈 《剧谈录·洛中豪士》:“每见其饮食,穷极水陆滋味。常饌必以炭炊,往往不愜其意。此乃骄逸成性。” 清 梅曾亮 《黄个园传》:“六十年丰豫之后,商人皆席富厚,乐骄逸,恢调舞歌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回:“教子须知有义方,养成骄佚必生殃。”
- 逸少
yì shǎo
美少年。南朝 梁武帝 《净业赋》:“览当今之逸少,想后来之英童。”
- 逸録
yì lù
失传的记载。
- 逸调
yì diào
1.失传的曲调、乐调。 2.超脱世俗的曲调。 3.超脱世俗的格调。
- 逸骑
yì qí
奔跑的马。
- 鲜逸
xiān yì
清新洒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