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逃劫
táo jié
逃避灾难。
- 逃兵
táo bīng
1.擅自逃离部队的兵士 2.因怕困难而擅离职守的人
- 逃免
táo miǎn
犹逃避。
- 逃尧
táo yáo
典出 晋 皇甫谧 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……不受而逃去。
- 在劫难逃
zài jié nán táo
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。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。
- 脱逃
tuō táo
脱身逃走,也作逃脱
- 逃离
táo lí
1.从逃离 2.侧重于秘密逃走撤退,尤其在暗中还干了犯罪的行为
- 逃逸
táo yì
逃跑
- 逃刑
táo xíng
逃避刑罚。 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:“二君有治,臣奸旗鼓。不敏於君之行前,不敢逃刑,敢归死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辞·商调曲一》:“忠其敬事,有罪不逃刑。” 清 邵廷采 《刑律略》:“今 元庆 不忘仇,不逃刑,服孝死义。”
- 逃之夭夭
táo zhī yāo yāo
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。 后借用“逃之夭夭”表示逃跑,是诙谐的说法。
- 逃名
táo míng
1.逃避声名而不居。 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法真》:“ 法真 名可得而闻,身难得而见;逃名而名我随,避名而名我追。” 唐 司空图 《归王官次年作》诗:“酣歌自适逃名久,不必门多长者车。” 庞树柏 《寄怀俞养浩先生》诗:“逃名儻悔才为累,畏俗无如酒最宜。” 2.逃脱罪名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惑经》:“自夫子之修《春秋》也,盖他邦之篡贼其君者有三,本国之弑逐其君者有七,莫不缺而靡録,使其有逃名者。”
- 逃脱
táo tuō
1.逃离了 2.避开摆脱
- 逃户
táo hù
古代为逃避赋役,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。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先是,禁网疏阔,民多逃隐。 天兴 中,詔採诸漏户,令输纶绵。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。”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一》:“监察御史 宇文融 献策:括籍外羡田、逃户,自占者给復五年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二》:“逃户别立籍,令本府招诱归业。” 清 邵廷采 《田赋略》:“ 唐 之分崩离析也,由 宇文融 括羡田、逃户始也。”
- 逃出生天
táo chū shēng tiān
在险境中大难不死,逃逸出来。
- 逃遯
táo dùn
见“ 逃遁 ”。
- 逃婚
táo hūn
逃避不自由的婚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