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怀宝迷邦
huái bǎo mí bāng
怀宝:具有才德;迷邦:让国家迷乱。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。
- 迷惘
mí wǎng
1.迷惑失措。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三仙》:“及醒,红日已高,四顾并无院宇,主僕卧山谷中,大骇。见傍有一洞,水涓涓流。自讶迷惘。” 徐特立 《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教育》:“真正的科学就能够提高人民的自觉,非科学的东西就会加深人民的迷惘。” 碧野 《大海风涛》一:“我初次踏上人生的征途,人海茫茫,哪里是指引航向的灯塔?我感到迷惘。” 2.指蛊惑,使迷惑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四回:“他无意中把狐仙得罪了,那狐仙便迷惘了他。” 3.谓神经错乱失常。 清 吴下阿蒙 《断袖篇·吕子敬秀才》:“ 吉安 吕子敬 秀才,嬖一美男 韦国秀 , 国秀 死, 吕 哭之慟,遂至迷惘,浪游弃业。”《清史稿·后妃传·太宗敏惠恭和元妃》:“上慟甚,一日忽迷惘,自午至酉始瘥。”
- 蜂迷蝶恋
fēng mí dié liàn
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。 同“蜂狂蝶乱”。
- 当局者迷
dāng jú zhě mí
迷:糊涂,迷惑。指当事人反而糊涂。
- 迷人
mí rén
1.沉湎于某项爱好或某种事物的人。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骋鹰犬於原兽,好博戏而无已者,迷人也。” 2.俗人;糊涂人。《全唐诗》卷八六二载《示边洞元》:“拟将剑法亲传授,却为迷人未有缘。” 明 汪廷讷 《狮吼记·住锡》:“日把慈航浮法海,普渡迷人。” 明 高攀龙 《高子遗书·家训》:“千古以来,成败昭然。如何迷人尚不觉悟,真是可哀。” 3.迷惑人;使人分辨不清。 唐 李商隐 《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》:“白杨别屋鬼迷人,空留暗记如蚕纸。” 清 王有光 《吴下谚联·张天师被鬼迷》:“或曰:鬼物最善迷人,适会天师,乘其不备,从而迷之。”《清史稿·灾异志一》:“﹝ 乾隆 ﹞三十九年二月朔, 高邑 黑眚迷人。” 4.使人昏迷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时事·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□□□书》:“加以本年四五月间,有拐匪用药迷人之事;适於其时,堂中死人过多,由是浮言大起。”《六部成语注解·刑部》:“以药迷人:以药毒人而骗其财也。” 5.使人迷恋;使人陶醉。 巴金 《灭亡》第九章:“一对迷人的大眼含笑地望着他。” 峻青 《秋色赋》:“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!” 艾青 《写在彩色的纸条上》诗:“秋天多么美,秋天的夜晚更迷人。”
- 临事而迷
lín shì ér mí
临事而迷这一成语的词性及关系时,学生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:偏正式动词短词、并列式动词短词、偏正式形容词短词、并列式形容词短词。
- 云雾迷蒙
yún wù mí méng
迷蒙: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。云雾笼罩,使景物隐隐约约,看不清楚。
- 迷乱
mí luàn
1.迷惑错乱。 2.指迷失。 3.使迷惑错乱。
- 执迷
zhí mí
1.固执不悟。《旧唐书·王世充传》:“四海之内,皆奉正朔,惟公执迷,独阻声教。” 元 无名氏 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我员外好是执迷也,将亲兄弟教他另住,受着饥寒,今日上坟也不等他一等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四回:“吾今奉天征讨而诛独夫,公何得尚执迷如此,以逆天时哉!” 孙中山 《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》:“如果 满 人始终执迷,仍然把持政权,制驭汉族,那就汉族一日不死,一日不能坐视的。”参见“ 执迷不悟 ”。 2.执著;着迷。 鲁迅 《坟·灯下漫笔》:“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,也知道这既便当,又可靠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她为什么这样任性、这样幼稚地执迷于某种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呢?”
- 打破迷关
dǎ pò mí guān
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。
- 低迷
dī mí
1.神志模糊,昏昏沉沉。 2.迷离,迷濛。 3.低回凄迷。指情感。
- 云迷雾锁
yún mí wù suǒ
形容天气昏暗,气氛阴森。
- 云雾迷茫
yún wù mí máng
形容云雾很浓。喻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,而此时自己正迷失在这些问题中,看不清前方的道路。很无措。
- 迷惑
mí huò
1.使人迷乱 2.心神迷乱,辨不清是非
- 迷晕诈骗
mí yūn zhà piàn
采取类似迷幻药物致使受害人眩晕,继而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的手段。
- 入迷
rù mí
1.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迷的程度 2.被或仿佛被符咒镇住着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