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决辞
jué cí
亦作“ 决词 ”。 表示确定语气的助词。与“疑辞”相对。
- 辞决
cí jué
辞诀,诀别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 荆軻 怒叱太子曰:‘今日往而不反者竪子也,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 秦 ,僕所以留者,待吾客与俱,今太子迟之,请辞决矣。’遂发。”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 公子 行过 夷门 ,见 侯生 具告所以欲死 秦 军状。辞决而行。”《汉书·刘屈氂传》:“其明年,贰师将军 李广利 将兵出击 匈奴 ,丞相为祖道,送至 渭桥 ,与 广利 辞决。”
- 冠辞
guān cí
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词。
- 内辞
nèi cí
1.谓为本国君侯讳饰之辞。《公羊传·桓公十八年》:“夫人外者何?内辞也。” 何休 注:“内为公讳辞。”《穀梁传·桓公十年》:“秋,公会 卫侯 于 桃丘 ,弗遇。弗遇者,志不相得也。弗,内辞也。” 范宁 注:“倡会者 卫 , 鲁 至 桃丘 而 卫 不来,故书‘弗遇’以杀耻。” 2.泛指隐微不显之辞。《穀梁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其日有食之何也?吐者外壤,食者内壤。闕然不见其壤,有食之者也。有内辞也,或外辞也。” 钟文烝 补注:“‘有’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……‘或’之疑为外辞,其辞较著。” 3.对内的言词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“内事曰孝王某,外事曰嗣王某” 清 朱彬 训纂:“是在内从内辞,在外从外辞。”
- 辞典学
cí diǎn xué
研究字典、辞典、百科全书等各类辞书的性质和类型及其编纂的原则和技术的学科。
- 典辞
diǎn cí
典雅的文辞。
- 辞典
cí diǎn
词典
- 难辞其咎
nán cí qí jiù
难以推脱其过失
- 理胜其辞
lǐ shèng qí cí
道理胜过文辞
- 理过其辞
lǐ guò qí cí
说理多而文采不足。
- 僞辞
wěi cí
虚假的言辞。 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又使 徐福 入海求神异物,还为伪辞曰:‘臣见海中大神。’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卫臻传》:“ 权 恃 长江 ,未敢抗衡,此必畏怖伪辞耳。” 章炳麟 《序种姓下》:“至 唐 则有赐姓蛮夷降虏……故 乌石兰氏 自更曰乌,以援枝鸣,虽 韩愈 依违其间,夷汉互贸,伪辞兹沓,昭穆无质,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,其不蘖芽于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。”
- 巧言偏辞
qiǎo yán piān cí
巧言:浮华不实的话;偏辞:便巧的话。指花言巧语。
- 偏辞
piān cí
1.一面之辞,片面之辞 2.谄媚讨好的话
- 假辞
jiǎ cí
亦作“ 假词 ”。托词。
- 积极修辞
jī jí xiū cí
修辞两大手法之一。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,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,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、具体性和体验性。如 唐 杜甫 《兵车行》:“车轔轔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”不说车行、马嘶,而说“车轔轔,马萧萧”,就是运用了积极修辞的手法。修辞学上各种辞格,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。
- 修辞学
xiū cí xué
语言学的一个学科,研究如何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及表现方式,使语言表达得准确、鲜明而生动有力。亦省称“ 修辞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