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析辩诡辞
xī biàn guǐ cí
指巧言邪说。
- 辞訴
cí sù
见"辞诉"。
- 放言遣辞
fàng yán qiǎn cí
放言:敞开说;遣辞:用词造句。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。
- 固辞
gù cí
古礼以再次辞让为固辞,后以坚决推辞和谦让为固辞
- 修辞格
xiū cí gé
指各种修辞方式,如比喻、对偶、排比等。
- 便辞巧说
biàn cí qiǎo shuō
指牵强附会、巧为立说。
- 溢美之辞
yì měi zhī cí
溢:水满外溢,引申为过分。过分吹嘘的话语。亦作“溢美之言”。
- 丐辞
gài cí
在论理学上,往往有人把尚
- 不辞辛劳
bù cí xīn láo
- 下辞
xià cí
具供词。
- 嘏辞
gǔ cí
1.古代祭祀时,执事人(祝)为受祭者(尸)致福于主人之辞。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“尸执以命祝” 汉 郑玄 注:“命祝以嘏辞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谓命祝使出嘏辞以嘏於主人。” 明 徐师曾 《文体明辨·嘏辞》:“按嘏者,祝为尸致福於主人之辞,《记》所谓‘嘏以慈告’者是也,辞见《仪礼》。” 2.泛指祝福或祝寿之辞。 清 冯桂芬 《明徵士刘孝惠先生像题辞》:“乙酉七月,先生七十寿,同社及诸弟子所为嘏辞於后,并徵诸文士赋诗纪其事。” 舒群 《少年chén女》:“我忽然想起儿时的记忆,所谓‘一元复始’和‘天增岁月人增寿’的‘嘏辞’之类横批和对联。”
- 繇辞
zhòu cí
亦作“ 繇词 ”。卦兆的占词。繇,通“ 籀 ”。
- 辞歇
cí xiē
犹解雇。
- 昌辞
chāng cí
宏丽的文辞。
- 文辞
wén cí
1.言词动听的辞令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。 晋 为伯, 郑 入 陈 ,非文辞不为功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繁称文辞,天下不治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故使者必矜文辞,喻诚信,明气志,解结申屈,然后可使也。” 2.亦作“ 文词 ”。文章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余以所闻 由 光 义至高,其文辞不可概见,何哉?”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是时天子方好文词,见 申公 对,默然。” 晋 陶潜 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文辞超卓,四座嘆之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贤良策问》:“国家比下詔书,以延天下豪俊之士,待之以不次之位,岂特以学问之富贵为贤良,文辞之丽为方正邪?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,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。” 梁启超 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三节:“ 节性 ( 王符 )、 公理 ( 仲长统 )虽文辞斐然,然止于政论。”
- 宏辞
hóng cí
亦作“ 宏词 ”。 制科名目之一,始于 唐 , 宋 、 金 等朝亦相沿。制科,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下》:“凡试判登科谓之‘入等’,甚拙者谓之‘蓝缕’。选未满而试文三篇,谓之‘宏词’;试判三条,谓之‘拔萃’。中者即授官。”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 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,登宏辞科。”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 景德 后……惟吏部设宏词、拔萃、平判等科如旧制。”《金史·选举志一》:“宏词科试詔、誥、章、表、露布、檄书,则皆四六;诫、諭、颂、箴、铭、序、记,则或依古今体,或参用四六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二:“ 钦叔 苦学博览,无不通,尤长於四六。南渡,擢南省魁,復中宏词。”参阅 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