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踧踖
cù jí
1.恭敬而不安的样子。 2.徘徊不进貌。
- 踖然
jí rán
1.敏捷而恭敬貌。 2.惶惧不安貌。
- 蹴踖
cù jí
1.窘迫貌。 2.恭敬貌。
- 踧踖不安
cù jí bù ān
恭敬而不安。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。
- 躃踖
bì jí
蹒跚。
- 踖蹐
jí jí
局促,拘束。
- 跼踖
jú jí
1.急促。《医宗金鉴·张仲景<伤寒论·太阳上>》“脉促胸满”集注引 沉明宗 曰:“若脉促胸满而微恶寒,乃虚而跼踖,阳气欲脱,又非阳实之比,所以加附子固护真阳也。” 2.忙乱。 清 薛雪 《一瓢诗话》:“又如借本经营,原非己物,终岁紜紜,徒见跼踖。” 3.惶恐。 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家闲》:“自 文惠公 既登将相,两兄弟亦为大官,而其父 秦公 是时尚无恙,每 秦公 与客坐,则 文惠公 兄弟左右侍立,坐客跼踖不安求去。 秦公 笑曰:‘此儿子辈尔。’”
- 踖陵
jí líng
古地名。在今 河南省 潢川县 西南。《左传·庄公十九年》:“遂伐 黄 ,败 黄 师于 踖陵 。” 杨伯峻 注:“踖音鹊,又音积。 踖陵 , 黄国 地名。当在今 潢川县 西南境。”
- 踖踧
jí cù
1.恭敬而又局促不安。 2.徘徊不进貌。
- 蹙踖
cù jí
局促不安貌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二○四引 唐 卢□ 《逸史·李謩》:“声发入云,四座震慄, 李生 蹙踖不敢动。” 清 独逸窝退士 《笑笑录·老奸巨滑》:“中堂曰:‘壮年筮仕,老夫与有荣矣。’ 张 面赤汗下,蹙踖而对曰:‘久仰大人老奸巨滑,为朝野所畏。’”
- 踖躩
jí jué
喻指艰难困顿。
- 踖踖
jí jí
1.恭敬而敏捷貌。 2.惶惧不安貌。 3.惭愧貌。
- 踖藉
jí jiè
踩踏,践踏。
- 局踖
jú jí
1.急促。 2.忙乱。 3.惶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