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央央跄跄
yāng yāng qiàng qiàng
犹踉踉跄跄。走路不稳的样子。
- 鸾跄
luán qiàng
形容行走有节奏有威仪。
- 趋跄
qū qiàng
1.形容步趋中节。 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。亦指朝拜,进谒。 2.指入朝做官,出仕。 3.奔走侍奉。 4.奉承拍马;阿附。 5.疾行貌。 6.指音乐的板眼节奏。
- 浪跄
làng qiàng
踉跄。走路不稳,跌跌撞撞。
- 跌跌跄跄
diē diē qiàng qiàng
行走不稳的样子
- 济跄
jì qiàng
仪容敬慎貌。济,通“ 齐 ”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济济蹌蹌,絜尔牛羊。” 清 王韬 《淞滨琐话·田荔裳》:“宾客济蹌,冠裳毕集。向时纳女,远不能及。”
- 抹跄
mǒ qiàng
宋 代谓百戏艺人以色粉涂面。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》:“有一击小铜锣,引百餘人,或巾裹,或双髻,各着杂色半臂,围肚看带,以黄白粉涂其面,谓之‘抹蹌’。”《文物》1959年第10期:“其傅粉墨,则名为‘抹跄’。”
- 跟跄
gēn qiàng
走路歪歪斜斜,走不稳的样子。
- 蹴跄
cù qiàng
跳腾貌。
- 踿跄
cù qiàng
紧随着舞动的样子。
- 跻跻跄跄
jī jī qiàng qiàng
1.人物众多貌。 2.进退有节,恭敬有礼。 3.跌跌撞撞。
- 济济跄跄
jì jì qiàng qiàng
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
- 凤跄
fèng qiàng
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明》:“凤鸟蹌蹌。 ”后用“凤蹌”形容舞步富有节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