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赒赈
zhōu zhèn
赈济。
- 以工代赈
yǐ gōng dài zhèn
1.使由于失业或受灾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参加工作,获得一定的收入,以代替政府对他们的救济。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开矿》:“用人工,则贫民自食其力,以工代賑,莫便於斯;用机器,则夺小民之利矣。” 聂荣臻 《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五○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》:“用以工代赈的办法,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口参加交通工程和卫生工程。”《人民日报》 2.18:“一九五○年,我们这里发生了大涝灾,国家用以工代赈的办法,使我们克服了生活方面的困难。”
- 周赈
zhōu zhèn
救济。
- 发赈
fā zhèn
发仓救济。
- 冬赈
dōng zhèn
冬季的赈济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五回:“还有一层:人家送去做冬賑的棉衣棉裤,只要是那善士的亲戚朋友所用的轿班、车夫、老妈子,那一个身上没有一套,还有一个人佔两三套的。”
- 遗赈
yí zhèn
犹赈济。
- 助赈
zhù zhèn
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回:“你送一百银子去助賑,他能一点弊都不做,完全一百银子拿去賑飢,他可是在这一百之外,稳稳的赚了七十了。”
- 隐赈
yǐn zhèn
众盛;富饶。 隐,通“ 殷 ”。
- 捐赈
juān zhèn
旧时捐钱给政府充作救济金。
- 急赈
jí zhèn
亦作“ 急振 ”。紧急救济。
- 冒赈
mào zhèn
贪污救济款物。
- 查赈
zhā zhèn
1.检查灾情,赈济灾民。 2.检查赈济灾区灾民的工作情况。如:查赈人员巡视灾区时,灾民都已领到救济物资。
- 施赈
shī zhèn
1.亦作“ 施振 ”。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凡殖财产,贵其能施賑也。否则,守钱虏耳。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同恶成羣,汲引姦党,吞财多藏,不知纪极;而不能散錙銖之薄物,施振清廉之穷俭焉。”《新华日报》 2.11:“他们是以‘青年会’的名义,利用水灾、旱灾,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。”
- 赡赈
shàn zhèn
资助救济。
- 蠲赈
juān zhèn
亦作“ 蠲振 ”。 免除租税,救济饥贫。
- 筹赈
chóu zhèn
谓筹款救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