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检谨
jiǎn jǐn
检点谨慎。唐 杜牧 《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》:“御史法当检谨。子少年,设有与游,宜得长厚有学识者。”
- 谨案
jǐn àn
1.慎查考。引用论据、史实开端的常用语。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臣谨案王法必本於农而务积聚,量入制用以备凶灾,亡六年之畜,尚谓之急。”《魏书·韩子熙传》:“谨案律文:诸告事不实,以其罪罪之。” 清 王昙 《穀城西楚霸王墓碑》:“臣谨案 殷 人以柏, 夏 氏以松,将军之树,大王之风。” 2.详细案问。 南朝 梁 玄光 《辩惑论》:“若必须辞诉然后判者,始知道君无玄鉴之能,天曹无天眼之照,三官疲於谨案,伺吏劳於讨捕。”
- 柔谨
róu jǐn
温和恭谨。
- 谨材
jǐn cái
慎重安排。 材,通“ 裁 ”。 宋 强至 《谢蔡学士状》:“谨材六物,寅守于旧闻;第课三年,庶成于微效。”
- 谨朴
jǐn pǔ
谨慎淳朴。
- 朴谨
pǔ jǐn
1.朴实而谨严。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巾履》:“南都服饰,在 庆历 前犹为朴谨,官戴忠静冠,士戴方巾而已。近年以来,殊形诡製,日异月新。” 2.朴实而谨慎。 宋 王禹偁 《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》:“ 万石君 之子孙,世推朴谨; 竇太后 之兄弟,人言退让。”
- 方谨
fāng jǐn
方正而严谨。
- 谨敬
jǐn jìng
谨慎诚敬。
- 敬谨
jìng jǐn
恭谨。
- 敦谨
dūn jǐn
敦厚谨慎。
- 谨敛
jǐn liǎn
拘谨收敛。
- 谨敕
jǐn chì
1.亦作“谨勅”。谨慎自饬。 2.严令。
- 谨敏
jǐn mǐn
谨慎机敏。
- 谨政
jǐn zhèng
敬慎为政。 晋 陆机 《辨亡论下》:“敦率遗典,勤民谨政,循定策,守常险,则可以长世永年,未有危亡之患也。”
- 谨摄
jǐn shè
谓敬谨护持法戒。唐 道宣 《续高僧传·义解三·慧布》:“末以年暮,不参众食,敕给其乳牛,而 布 迴充入众,煢煢谨摄,实高僧焉。” 唐 道宣 《续高僧传·习禅一·昙询》:“又经一载,进受具戒,谨摄自脩,宗禀心学。”
- 谨按
jǐn àn
1.引用论据、史实开端的常用语。《魏书·源贺传》:“ 怀 乃奏曰:‘谨按条制:逃吏不在赦限。’” 宋 徐度 《却扫编》卷上:“ 忠宣 復对曰:‘谨按国朝典故, 天禧 中,宰臣 王旦 元是太保、平章事,以病乞退,加太尉、侍中。’” 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续集·牺樽》:“谨按《博古图》作牛形,背上开窍以注酒,曰牺罇;如象形者,曰象罇。据此可证《三礼图》之谬。” 清 恽敬 《<卓忠毅公遗稿>书后》:“谨按 忠毅 授命於 建文 四年,其生平经济、气节,前人已表章之如日月之著矣。” 2.谓紧握在手。 明 许三阶 《节侠记·忧国》:“为今之计呵,除是麟符谨按观机变,鸞舆反正从人愿,会见凤翼龙鳞庆百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