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饮泉诗
yǐn quán shī
相传 广州 附近的 石门 ,“有水曰 贪泉 ,饮者怀无厌之欲”。
- 格律诗
gé lǜ shī
诗体的一种。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诗、绝句和排律。因其句数、字数、平仄、押韵和对仗等都有一定的规则,故称格律诗。格律诗产生于 南朝 齐 ,至 唐 代发展成熟,直至近代一直为我国诗坛的主要诗体。因其区别于古诗,又称近体诗或今体诗。
- 诗酒社
shī jiǔ shè
作诗和饮酒的集会和团体。
- 小律诗
xiǎo lǜ shī
绝句的别称。
- 白话诗
bái huà shī
[free verses in varnacular Chinese] 打破旧诗格律用白话写成的诗--五四以后至1949年所用的称谓
- 散文诗
sǎn wén shī
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文体,写法像散文,不押韵,但注重节奏
- 定场诗
dìng chǎng shī
传统戏曲中剧中人第一次出场时所念的诗,通常是七言四句
- 格诗
gé shī
1.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,或称半格诗。 2.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。
- 诗文
shī wén
1.指诗歌。《文选·刘桢<赠五官中郎将>诗之二》:“望慕结不解,貽尔新诗文。” 李周翰 注:“新诗文,则此诗也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词采》:“曲文之词采,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,且要判然相反。” 2.指《诗经》的文字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比兴》:“《诗》文弘奥,包韞六义。” 3.诗和文。 唐 韩愈 《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》:“尚书於 大历 初名能为诗文,及公为文,亦最长於诗。” 明 焦竑 《玉堂丛语·任达》:“少孤力学,能诗文,好权略,每论事,輒倾其座人。”《新华文摘》1983年第7期:“嫁一个会种田的男子汉,最好会弹唱,又会做诗文。”
- 绝诗
jué shī
即绝句。宋 丁谓 《丁晋公谈录》:“ 卢 相 多逊 在朝行时,将歷代帝王年历、功臣事迹、天下州郡图誌,理体、事务、沿革、典故,括成一百二十絶诗,以备应对。”参见“ 絶句 ”。
- 诗府
shī fǔ
指诗人的心胸。
- 诗苑
shī yuàn
犹诗坛,诗界。
- 恶诗
è shī
1.拙劣或猥贱的诗。 2.用以谦称自己的诗作。
- 诗场
shī chǎng
诗人集会吟诗、作诗的场所。
- 诗秩
shī zhì
同“ 诗帙 ”。唐 白居易 《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放之》诗之一:“已向微阳前,暖酒开诗秩。”
- 诗辞
shī cí
诗和辞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