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诏相
zhào xiāng
谓教导行大礼的言辞与礼节。
- 诏用
zhào yòng
皇帝直接下令任用。《资治通鉴·汉灵帝光和四年》:“今但任尚书,或有詔用,如是,三公得免选举之负,尚书亦復不坐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詔用者,不由三公、尚书,径以詔书用之也。”《后汉书·宦者传·吕强》作“勑用”。
- 被诏
bèi zhào
承受诏命。唐 韩愈 《送幽州李端公序》:“某( 李藩 )前年被詔,告礼 幽州 。”《新唐书·张九龄传》:“会赐 渤海 詔,而书命无足为者,乃召 九龄 为之,被詔輒成。”
- 诏赦
zhào shè
赦罪的诏书。
- 诏疏
zhào shū
诏书和奏疏。 宋 陈亮 《<三国纪年>序》:“ 陈寿 之《志》何取焉! 汉 实有《纪》,其体如《传》;条章不为《书》也,詔疏不为《志》也。”
- 诏文
zhào wén
谓诏书文字。
- 明诏
míng zhào
1.英明的诏示。 2.公开宣示。
- 诏盟
zhào méng
祷告盟誓。
- 飞诏
fēi zhào
1.指诏书。 2.飞传诏书。
- 玉诏
yù zhào
玉帝的诏书。
- 诏诰
zhào gào
文体名。古代帝王、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、文告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“两 汉 詔誥,职在尚书。”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今进士纯用经术。如詔誥、章表、箴铭……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,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。”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阅古·铁券》:“按自 忠懿王 纳土后,至 太宗 之 淳化 元年, 杭州 守臣以前券及竹册、玉册各三副,詔誥百餘函进呈。”
- 青诏
qīng zhào
即诏书。
- 诏檄
zhào xí
诏书和檄文。
- 特诏
tè zhào
帝王的特别诏令。
- 诏策
zhào cè
1.即诏书。 《汉书·淮阳宪王刘钦传》:“王幸受詔策,通经术,知诸侯名誉不当出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阴沟水》:“闕北有圭碑,题云: 汉 故中常侍 长乐 太僕特进 费亭侯 曹君 之碑。 延熹 三年立。碑阴又刊詔策。” 宋 刘攽 《贺参政某侍郎启》:“伏审光膺詔策,进贰臺司,伏惟庆慰。” 章炳麟 《文学总略》:“然《七略》 高祖 、 孝文 詔策,悉在诸子儒家,《奏事》二十卷隶《春秋》,此则总集有六艺诸子之流矣。” 2.文体的一种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钧世》:“且夫《尚书》者,政事之集也,然未若近代之优文、詔策、军书、奏议之清富赡丽也。”《南齐书·文学传·丘灵鞠》:“时方禪让, 太祖 使 灵鞠 掌詔策。” 3.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制度,即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考试,以录取人才。 唐 韩愈 《唐故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 元和 元年,对詔策,拜右拾遗。” 马其昶 校注:“ 元和 元年四月,应材识兼茂、明於体用科,中第四第,为右拾遗。” 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十:“三年而奉詔策,固南宫进士之所同;一举而首儒科,乃东阁郎君之未有。”参阅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。
- 恩诏
ēn zhào
帝王降恩的诏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