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辨诉
biàn sù
亦作“ 辨愬 ”。 申辩上诉。辨,通“ 辩 ”。
- 诉説
sù shuō
告诉;陈述。 元 郑光祖 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叙问寒温,诉説真实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二回:“次日辰牌起来,诉説路上许多事务,又説 武松 如此英雄了得。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三:“等 阿英 她娘把不幸的遭遇一一从头诉说给她听,她才了解个中情况。”
- 喧诉
xuān sù
1.谓混杂、纷繁的叙说或诉说。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:“ 竣 ( 颜竣 )容貌严毅, 庄 ( 谢庄 )风姿甚美,宾客喧诉,常欢笑答之。” 唐 韩愈 《论变盐法事宜状》:“或行财贿,邀截喧诉,请令所由,切加收捉。” 2.谓大声陈诉,杂然相争。《资治通鉴·唐则天后长寿元年》:“今之选人,咸称觅举,奔竞相尚,諠诉无惭。”
- 哀诉
āi sù
悲伤地诉说。
- 诉呈
sù chéng
诉状。
- 原诉
yuán sù
原告在被被告反诉时,他的本来诉讼称为原诉
- 共同诉讼
gòng tóng sù sòng
当事人一方有两人以上,或者当事人双方均有两人以上的诉讼。 或在诉讼提起时发生,或在诉讼过程中形成。共同诉讼中的原告人或被告人称为共同诉讼人。每一个共同诉讼人都是独立的诉讼主体,其诉讼行为对别的共同诉讼人不起约束作用,但是可能对别的共同诉讼人发生影响。
- 诉前保全
sù qián bǎo quán
指诉讼前的财产保全,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,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,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。
- 集体诉讼
jí tǐ sù sòng
指,多数成员彼此间具有共同利益,因人数过多致无法全体进行诉讼,得由其中一人或数人为全体利益起诉或应诉。
- 上诉人
shàng sù rén
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诉讼地位是由上诉行为确定的。
- 赴诉
fù sù
奔走求告;上诉。
- 抗诉
kàng sù
检察院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;对法庭提出抗议;反对某个诉讼
- 诉说
sù shuō
[tell;recount;inform] 述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许多不平事实,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。 --《回忆我的母亲》
- 诉言
sù yán
诉说。
- 声诉
shēng sù
详细叙述;诉说
- 哭诉
kū sù
1.可以听得见的悲哀苦怨之类的诉说声 2.哭着诉说或控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