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诈击
zhà jī
突然袭击。诈,通“ 乍 ”。
- 伪诈
wěi zhà
欺诈。
- 兵以诈立
bīng yǐ zhà lì
兵:兵器,指用兵。
- 诈人
zhà rén
1.诡诈的人。汉 刘向 《说苑·指武》:“吾赖於文德,而不明武备;好行仁义之道,而不知诈人之心。” 汉 扬雄 《法言·渊骞》:“或问:‘ 仪秦 学乎 鬼谷 术,而习乎纵横言,安中国者各十餘年,是夫?’曰:‘诈人也,圣人恶诸。’” 2.欺骗他人;讹诈他人。《水浒传》第八八回:“不想 王文斌 自己不识,且图诈人要誉,便叫前军擂鼓搦战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三回:“决不会凭空诈人的。而且欠钱还债,本是分内之事。”
- 诈乱
zhà luàn
欺诈惑乱。
- 明辨诈书
míng biàn zhà shū
本则故事。
- 结缨之诈
jié yīng zhī zhà
外文名Knot tassel of fraud
- 为诈
wéi zhà
1.作假。 2.欺诈。为,通“伪”。
- 诈奸不及
zhà jiān bù jí
犹言十分奸诈。
- 不虞有诈
bù yú yǒu zhà
有人出乎你的意料欺骗了你。
- 诈穷
zhà qióng
1.谓诈术穷尽。 《后汉书·杜林传论》:“夫威彊以自御,力损则身危;饰诈以图己,诈穷则道屈。” 唐 韩愈 《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》:“ 师古 诈穷变索,迁延旋军。” 2.装穷。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初时,还是诈穷,以后坐吃山崩,不上十年,弄做真穷了。”
- 辩诈
biàn zhà
言巧伪而多诈。三国 魏 李康 《运命论》:“辩诈之伪,成於七国。”《资治通鉴·周赧王五年》:“ 仪 与 苏秦 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,致位富贵,天下争慕效之。又有 魏 人 公孙衍 者,号曰 犀首 ,亦以谈説显名。其餘 苏代 、 苏厉 、 周最 、 楼缓 之徒,纷紜徧於天下,务以辩诈相高,不可胜纪;而 仪 、 秦 、 衍 最著。”
- 诈术
zhà shù
欺诈的策略;诈骗的手段。《吕氏春秋·先己》:“当今之世,巧谋竝行,诈术递用。”《旧唐书·朱敬则传》:“苛刻繁兴,经籍道息,莫不长诈术,贵攻战。” 明 海瑞 《复欧阳柏庵掌科书》:“今日行之,明日见效,皆伯者诈术之私而已。” 郭沫若 《蔡文姬》第一幕:“他不是惯会使用诈术吗?我听说,去年打平了三郡 乌桓 , 曹丞相 就是全靠诈术。”
- 诈熟
zhà shú
假冒熟识。
- 诈竞
zhà jìng
谓以欺骗假冒的手段来竞争。
- 贪诈
tān zhà
贪婪狡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