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讽书
fěng shū
背书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太史试学童,能讽书九千字以上,乃得为史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文字》:“古者,十年入小学,学书计,十七能讽书九千字,乃得为史。”
- 讽德诵功
fěng dé sòng gōng
赞美、颂扬功德。
- 讽劝
fěng quàn
讽喻劝勉。 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上》:“ 固 感前世 相如 、 寿王 、 东方 之徒,造构文辞,终以讽劝,乃上《两都赋》,盛称 洛邑 制度之美,以折西宾淫侈之论。” 清 黄钧宰 《金壶浪墨·呼梦么》:“其家人忧之,请以 陆生 事演成《梦呼么》十有六折,以资讽劝。” 朱自清 《国文教学·论朗读》:“作者在清华大学一个集会里也试过 浑家先生 的《奉劝大爷》(二十五年二月三日《立报》),那是讽劝 胡汉民 先生的。”
- 讽议
fěng yì
讽谏议论;婉转地发表议论。
- 讽胁
fěng xié
暗示、胁迫。
- 讽喻
fěng yù
1.用委婉的言语劝说 2.一种修辞手段,借说故事来表明事理
- 讽一劝百
fěng yī quàn bǎi
讽: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、指责;劝:劝告,劝戒。委婉含蓄地批评、指责一个,使大家都受到教育。
- 讽刺
fěng cì
用比喻、夸张等手法指责和嘲笑
- 讽经
fěng jīng
1.念经。 2.诵读经书。
- 讽术
fěng shù
背诵经艺。
- 讽多要寡
fěng duō yào guǎ
讽谕之言多,切要之言少。
- 讽讪
fěng shàn
讽刺毁谤。
- 讽谕
fěng yù
亦作“ 讽喻 ”。 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。
- 讽寤
fěng wù
讽喻而使之醒悟。
- 讽嘲
fěng cháo
讽刺嘲笑。
- 讽励
fěng lì
见“ 讽厉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