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训人
xùn rén
1.指教导公卿子弟的师长。《书·康诰》:“不率大戛,矧惟外庶子、训人。” 孔 传:“戛,常也。凡民不循太常之教,犹刑之无赦,况在外掌众子之官、主训民者而亲犯乎?” 孔颖达 疏:“以致教诸子,故为训人……惟举庶子之官者,以其教训公卿子弟最为急故也。 郑玄 以训人为师长,亦各一家之道也。” 孙星衍 疏:“训人者,若《天官·太宰》‘师,以贤得民;儒,以道得民’,注云‘师,诸侯师氏;儒,诸侯保氏’是也。” 2.诲民。《文选·颜延之<赭白马赋>》:“教敬不易之典,训人必书之举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左氏传》曰:‘训人事君。’”按,《左传·文公十五年》作“训民”。 李 注避讳,改民为“人”。 唐 韩愈 《举张惟素自代状》:“和而不同,静而有守,敦厚退让,可以训人。” 3.训斥人。 孔厥 《新儿女英雄续传》第十五章:“‘这小家伙!’ 石漏 媳妇打了她一下,‘刚才你怎么训人来着?’”《光明日报》 4.20:“只会板起面孔训人,专整人家的思想,自己就没有思想问题?”
- 训练有方
xùn liàn yǒu fāng
方:方法。 训练很有办法。也形容部队的训练素质很好。
- 训戢
xùn jí
整训抚绥。 宋 韩琦 《谢改观察使表》:“臣但能招怀种落,训戢营屯,起城垒以安人,平狱市而清讼。”
- 训练有素
xùn liàn yǒu sù
素:平素,向来。 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。
- 训练
xùn liàn
教练、操练兵士,教育学名词。与教学意义相近。训练的目的,是使受训者获得一项行为方式或技能
- 训典
xùn diǎn
1.王者教导民众的法则。《书·毕命》:“弗率训典,殊厥井疆,俾克畏慕。” 孔 传:“其不循教道之常,则殊其井居、田界,使能畏为恶之祸,慕为善之福。” 2.指先王典制之书。后泛指奉为典则的书籍。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告之训典,教之防利。” 杜预 注:“训典,先王之书。” 杨伯峻 注:“《楚语上》‘教之训典,使知族类’,又下‘又有左史 倚相 能道训典以叙百物’,《晋语八》‘缉训典’,训典盖典章制度之书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树训典以示民极,审褒贬以彰劝沮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内典序》:“且中外羣圣,咸载训典,虽教有殊门,而理无异趣。” 唐 权德舆 《秘书郎壁记》:“然则先王之法志,官师之训典,九流百代,如贯珠然。” 明 徐渭 《治冢》诗之二:“ 子舆 垂训典,壑腐惨蚋蝇。”
- 训农
xùn nóng
谓教民务农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务材训农,通商惠工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训农,训民劝农业也。”《晋书·礼志上》:“近世以来,耕藉止於数步之中,空有慕古之名,曾无供祀训农之实,而有百官车徒之费。” 元 姚燧 《学稼亭记》:“今守令之近民者,孰不兼官训农。”
- 训斥
xùn chì
严厉的或正式的谴责,尖锐的申斥
- 训阅
xùn yuè
训练检阅。
- 训猷
xùn yóu
训教,训导。
- 训责
xùn zé
训诫和斥责
- 训传
xùn chuán
对词语、文句的解说。
- 训谊
xùn yì
指写作意旨。
- 训肃
xùn sù
讲解、整肃。
- 训勖
xùn xù
1.同“训勗”。 2.训教勉励。
- 训胄
xùn zhòu
教导胄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