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审订
shěn dìng
审查修改
- 考订
kǎo dìng
1.考核订正。 2.考据订正。
- 删订
shān dìng
删改修订。
- 校订
jiào dìng
对照正确的资料修改另一份资料中的错误
- 改订
gǎi dìng
修改订正(书籍文字、规章制度)
- 签订
qiān dìng
签署[契约或定单]
- 交订
jiāo dìng
犹讲定。
- 修订
xiū dìng
编者对文章(如古代作家的著作)的修改订正
- 课订
kè dìng
征收赋税。订,赋税。
- 装订
zhuāng dìng
把分散的单页书、纸或单行本杂志等装裱帧订成本册
- 参订
cān dìng
1.参酌评定。 《新唐书·刘瑑传》:“由 武德 讫 大中 ,凡二千八百六十五事,类而析之,参订重轻,号《大中刑律统类》以闻。” 宋 陆游 《光宗册宝贺表》:“乃咨元老大臣之参订,兼采议郎博士之讨论,勒崇垂鸿,极高蟠厚。” 2.参校订正。 宋 张淏 《云谷杂记》卷一:“以二书参订,稍稍可读。” 清 章学诚 《文史通义·与族孙守一论史表》:“僕处所存《春秋》、《史记》、前后《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诸表携挈有年,竟未为足下一加参订,媿甚。”
- 厘订
lí dìng
1.整理订正。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·<劲草>译本序》:“爰加厘订,使益近于信达。” 2.制订。 邹韬奋 《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》:“﹝ 梁任公 ﹞对立宪加紧活动,提出四项政纲,即……(二)厘订法律,巩固司法权的独立。” 3.整理订定。《清史稿·时宪志一》:“﹝ 汤若望 ﹞言:‘臣於 明 崇禎 二年来京,曾依西洋新法釐订旧历。’” 清 赵克宜 《重订增补<类腋>凡例》:“ 姚氏 原书诸未尽善之处,既为详加釐订,新增者成於锋鏑之餘,疵顈在所难免。” 朱自清 《论国语教育》:“ 陆先生 是主张‘整理国字’使之合理化,科学化,统一化,正确化,非从速釐订标准字不可。”
- 制订
zhì dìng
制定;拟订。
- 拟订
nǐ dìng
初步制订;起草
- 商订
shāng dìng
商讨订正。
- 谨订
jǐn dìng
一种正式的礼仪用语,“谨订”就是预订或预定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