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裾马襟牛
jū mǎ jīn niú
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
- 牛马襟裾
niú mǎ jīn jū
犹言衣冠禽兽。
- 襟裾马牛
jīn jū mǎ niú
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 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
- 襟头
jīn tóu
衣襟口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三回:“我一眼瞥见他襟头下掛着核桃大的一颗水晶球,心下暗喫一惊道:莫非 继之 失的龙珠表到了他手里么?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 吴少奶奶 在 张素素 襟头抢了一方白丝手帕揩去了老太爷嘴上的东西,一面对 荪甫 使眼色。”
- 指腹裁襟
zhǐ fù cái jīn
见“ 指腹割衿 ”。
- 裁襟
cái jīn
旧时包办婚姻,幼年男女由双方父母代为订婚,裁下幼儿的衣襟各执一方,作为信物,称“裁襟”。 也称割襟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硬拷》:“呀,我女已亡故三年。不説到纳采下茶,便是指腹裁襟,一些没有。何曾得有箇女壻来?”参阅《元史·刑法志二》。
- 大襟
dà jīn
纽扣偏在一侧的中式上衣或袍子的前面部分,通常从左侧到右侧,盖住底衣襟
- 襟怀坦荡
jīn huái tǎn dàng
胸襟开阔、心地坦白。
- 襟喉
jīn hóu
衣领和咽侯。比喻要害之地。
- 前襟后裾
qián jīn hòu jū
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。
- 襟制
jīn zhì
谓山川像衣襟一样互相交会、制约而形成冲要地带。
- 分襟
fēn jīn
犹离别,分袂。唐 王勃 《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》:“他乡握手,自伤关塞之春;异县分襟,竟切悽愴之路。” 元 萨都剌 《别高照庵》诗:“分襟在今日,握手又何年?” 明 无名氏 《玉环记·范张别皋》:“人生聚散如蓬转,莫为分襟苦掛牵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十回:“这二人与 荷生 八载分襟,一朝捧袂,伤秋华之宿草,喜春镜之罗花,真个説不了别后心事。”
- 襟冕
jīn miǎn
衣襟和冠冕。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。
- 襟儿
jīn ér
衣襟。
- 修襟
xiū jīn
高尚的胸怀。
- 俗襟
sú jīn
世俗的襟怀。